编辑 康荦 文 韩哈哈 资料提供 知乎 美编 孙琳
6月29日,知乎一年一度的行业先锋盛典——第十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在北京751园区开幕。来自科技、互联网、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知名大咖出席大会,与知乎创作者们一起,分享灼见、碰撞新知,共同带来一场精神盛宴。作为极具影响力的知识跨界盛会,每年的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都会围绕热点议题进行先锋讨论。本次大会更是升级为多个主题论坛,从社会洞察到科技预见,再到人文趋势,既投射当下社会发展和民众心理,又饱含前瞻性和人文温度。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之际,AI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重塑,成为会上最大的亮点。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面壁智能CEO李大海,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等大模型创新浪潮中的企业家和观察者分享了最前沿的视角和见解。作家马家辉从写作方面分析了AI与人的不同。他提出,AI与人的区别就在于会不会老、会不会死,这让双方的作品显得“重量”不同,读者如何体会一个AI的作品跟人的作品差别,则是鉴赏能力的问题。
除人工智能之外,基础科学的突破在会上也广受关注。中国首位“蛟龙号”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特聘青年研究员陈缮真等大国科技的先行者纷纷亮相,分享大国重器、前沿科学的光辉成就和时代精神。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更是在现场开讲物理课,带领大家领略物理学的魅力。
此外,大会也不乏对当下年轻人生活趋势和社会心理的洞察与探讨。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于悦等行业专家领衔,从学术视角拆解下海职场与考试上岸、消费主义与谨慎理财等现实议题,为年轻人提供参考。作家杨素秋,中国作协全委、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跳舞”,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负责人范俊梅等文化产业从业者共聚一堂,透视年轻人文化创作和消费的心理演变,以及好作品背后的产业合作。
我们摘录了会上最精华的结论,这是大家最新的思考与观察。
马家辉
AI对于创作者和阅读者的意义
作为一位作家,像许多位作家一样,马家辉近期最关注的新闻之一,也是AI时代的到来。AI对于创作者和阅读者有什么意义?马家辉觉得,人会老,也会死,这让两者的创作,从重量上来说就是不同的。而今后如何识别一个文本是由AI还是由人类创作,则需要读者增强鉴赏能力。
马家辉
著名作家,媒体人、文化评论学者。
马家辉自述:
各位不要误会,许多写作人说AI没有用,不喜欢AI,我完全高度表扬AI。我也非常感谢AI时代不同的AI工具来帮助我,我称它们像好朋友一样,AI各种界面各种工具,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聆听者,它们听我说话,比我老婆更耐烦。AI在写作方面有时候跟我互动,我问它问题,它给我一些灵感,更别说我写完一些公文,你们一定有这个经验,让AI替你翻译。以前我写英文,写得痛苦不堪,因为中文是我习惯用的语言。
AI它当然可以给我一些对于人的想象,可是说到底,AI是一个机器,它是从机器来想象人。而我们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是人,人和想象人,是不一样的。
我创作的主体是人,AI给我创作的灵感,在创作帮助的时候,它还是从AI的身份来想象一个人的想象力。我们人有血有肉,有我们的body(肉身),我去想象一个人的故事,跟一个机器想象一个人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至少有两点不一样,非常重要。第一点,AI不会老,有电脑程序会不断地update,可是update以后旧的版本就不用了,用新的版本,所以AI不会老,而人会老的,很残酷。而且我们老了,不是以平均速度老的,你40岁跟你30岁的对比,好像老了10岁,可是你60岁跟50岁的老态不止是10岁的,你70岁或者65岁跟60岁比,好像只有5年,可是那5年的比较不能用35岁和40岁的比较,5年是一个好大的鸿沟。人会老,甚至人身体的老、精神的老不是用一年一年来算的,甚至于不是用一个月一个月来算的,它可能是一天一天来算的,甚至分分秒秒的感觉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家只有凭你的体验才能选择最准确、最精准的字,最准确、最精准的角度,来描述你笔下的人,描述你笔下的感情,因为AI没有时间的深度。我到今天为止,未来我很难说,我非常肯定AI不断进步,可是到目前为止,我没办法来确定AI有我们人的时间的深度感。这一点,AI写作和人的写作有很大的距离。
第二个AI写作和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还有AI不会死。死亡是什么意思?朋友们,当你们读全世界所有的哲学,你看很多书,哲学经典,越是经典,那个题目都差不多的,“存在、时间、死亡”,“死亡、存在、时间”,因为我们清楚知道我们会死的,从小孩长大到一个地步,会面对死亡的问题,看到你的爷爷、奶奶,家中的长辈,甚至很不幸父母亲,甚至自己的同学,小孩也会面对身体健康的问题,非常不幸。死亡这个议题是永恒的,不管你男女老少,真正有死亡的焦虑,我们古今中外的作品才有那么精彩、那么动人的思考和选择出来的用字,这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说人会老,AI不会老,它没有时间的深度,AI不会死,没有肉身的重量,轻飘飘的,因为它不会死,它不会感觉到体会到,它勉强可以想象写一首关于死亡的诗,可是千古皆难为一死,死亡是多么痛苦、多么可怕、多么不可知的疑惑问号,没有肉身的重量,也没有时间的深度,这两个部分让AI能够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它可能会蛮有趣的,蛮有创意的。可是,我们不是说AI写不出好东西,我是说那个所谓的好跟一个感觉会老,体会到你的老、你的变化,体会到你会死亡的威胁,这样肉身写出来的作品是不一样的,我只能客气地说,AI写出来是不一样的好吧。可是那个好跟我们肉身感觉会老、会死的好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看,会老、会死,是人类的作品。
邢傲伟
成为奥运冠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今年是奥运年,无数奥运健儿即将为国出征。很多人都会好奇当一名运动员是什么样的人生体验,成为奥运冠军又是什么样的感受。邢傲伟是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选。他分享了如何入选国家队,面对伤病时怎么去克服,以及如何夺冠。
邢傲伟
中国体操运动员,体操世界冠军,体操奥运冠军。
邢傲伟自述:
我很小就接触了体育,我从4岁半开始练体操,一直到16岁才能参加国际大赛,这十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十年当中,我经历了非常多伤痛——如果说卖个惨的话——我的脚断过两次,手各断过两次,头缝过针,那时候说打麻药可能影响脑子发育,于是便硬生生被缝了五六针,趴在桌子上,牙印都咬出来了,真的太疼了,但体操的特色就是这样,要面对很多伤病。
我是山东人,4岁半接触体操,大概练了4年左右,入选了山东体工大队进阶了,1993年年底我来到北京进入国家体操队,进行了专业的训练,开始进入到准备奥运会的阶段。奥运会四年一届,1993年大概有30多位为了准备2000年奥运会所做的“库存”,我们叫做“国家青少年班”,当时这些队友有大家熟悉的李小鹏、杨威、黄旭,还有我自己,这30多个人是不同时期进入国家队的,在这30多人当中,成为奥运会冠军的只有两个,一个我,另一个是以前国家体操队的队长黄旭,成才率还是很低的。30个人里面还没有包括杨威和李小鹏,他们在1994、1995年入选国家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进行非常严酷的选拔。
1996年奥运会后李小双那批结束,我们就开始进入到为2000年奥运这四年备战的选拔,我们进行非常严格的奥运会周期的训练,每天从早晨6点到晚上7点都在训练,当然也有文化课的学习,半天训练,半天文化课。
在训练过程当中,我们进行成套(训练),男子六个项目,六套,十几个动作,每个人就要掌握60多个动作,这六个项目当中不能做出选择,要每个项目都要练。我们那时候的比赛都是全能型的运动员才能去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来没有获得过奥运会的团体冠军。中国在之前拿过奥运女排集体项目的冠军,但男子项目从来没有拿过,包括男子篮球,乒乓球(那时候还没有团体),体操是在2000年要去冲击男子集体项目冠军的备选队伍,我们当时的训练非常残酷。
我们当时的训练叫“以超人的代价换来超人的成绩”,我们面对伤病时怎么去克服?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当时我的脚断了,从断到要比赛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有什么“伤筋动骨一百天”,从断到一个月之后就要上场比赛,这是什么精神?是不放弃的精神。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工作。很多人问我,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感觉很开心,可以到全世界去看一看、玩一玩?我说我4岁半就开始工作了,而且我8岁开始拿工龄,现在内退了,30年的工龄到了,内退干一些别的。我从小叫我们的训练为“非人类的训练”,我在这里笑嘻嘻地跟大家讲,你让孩子们天天去学习,他们用的功夫,大概要拿出100倍的精神才能跟世界去对抗。在80年代,我们的前辈去比赛,下面是观众和裁判不会看中国队比什么,可能喝着可乐喝着水,随便打个分就完了,大家看不起中国的选手。我们在80年代第一次去比奥运会的时候,都是这样的,他们感觉中国队不可能厉害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在1984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李宁大哥拿了三块金牌,1984年之前我们拿了团体第一次世界锦标赛金牌,那都是前辈所付出的。那时候没有什么说为了奖金去努力,那时候冠军就300块钱,这是前辈们讲的,就是一种战斗的精神,为国争金牌的精神,而且每天的训练都是超量地付出。我们在成为奥运会冠军之前的体验和成为奥运会冠军以后的体验都是一种心态。在之前如果拿奥运会冠军去学校和我们中考、高考的孩子们分享的时候,告诉他们你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要考100分还是考60分,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目标就是拿第一次奥运会团体冠军,我们就是要100%去付出。如果不百分之百地投入进去的话,可能百分之百就被淘汰,因为有200%的运动员去付出去努力,他可能就入选了奥运会的进程当中。
但在出征时,我个人感觉已经到了这个机会,很有可能大概率会获得团体冠军。当时我们六个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在预赛过程当中排第二,但晚上会开总结会,研究第二天的决赛的时候,我们没有去研究你这个动作应该怎么做,我们是研究我们拿完冠军以后怎么庆祝。马上就可以观看巴黎奥运会了,我们一起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希望他们争金夺银,同时在这一个月当中最好不要出现伤病。
陈缮真
科研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能有多大?
陈缮真是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特聘青年研究员,他的工作场景里,能见到不少科幻作品里写的设备,比如电影《天使与魔鬼》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对撞机制造反物质的桥段、动漫《命运石之门》里对欧洲核子对撞机的刻画,和电视剧《三体》中描写用质子去干扰对撞机,三体人锁死人类科技的片段。但他想分享的不是科幻作品,而是真真实实的,科研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能有多大。
陈缮真
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特聘青年研究员。
陈缮真自述:
现在世界上能力最强大的观察微观粒子的设备也是人类历史上打造最大的科学实验设备,是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这台试验设备有27公里长,被安置在地下100米的地下隧道内。并且跨越了瑞士和法国两个国家的边境,这个对撞机上面探测器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当一个人真正站在探测器下面,站在地下100米,站在这个庞然大物的脚下,你能感受到一种微压感。这种微压感像在欧洲有名的教堂里面,那些教堂非常高,走进教堂的一瞬间,人会感觉到自身很渺小,很多情况下这些高耸的教堂给人带来的那种微压感会让很多人在进入这个教堂的一瞬间,就选择相信上帝。当一个人乘坐电梯下降到地下100米,穿过十几米厚的屏蔽墙,推开铁门映入眼帘的是十层楼高的科学实验设备,无数的线错综复杂,但却井然有序,耳边是机器轰鸣声作响,这时候人同样能感受到一种微压感,这种微压感也是让人在见到机器的一瞬间相信科学。
如此震撼的设备成了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比如说《天使与魔鬼》电影里面就有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这台对撞机制造反物质的桥段。动漫《命运石之门》也有对欧洲核子对撞机的刻画,去年比较火的电视剧《三体》中描写三体人锁死人类科技发展的手段就是用质子去干扰对撞机的试验结果。电视剧中对撞机的取景有一个镜头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对撞机,剩余的镜头是在中国的对撞机隧道里面拍摄的。中国也有一台对撞机,就在北京,就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内,虽然没有欧洲的那台大、那么大的能量,但是在能区内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台对撞机。
中国为了基础科学研究而建造的巨大的科学装置不止有对撞机,还有建在地下700米用于捕捉幽灵粒子直径40多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还有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还有散裂中子源等等,这些大科学装置非常值得被大家了解。去年我和我的搭档一起申请了知乎的灯塔计划,并且获得了资助,得以有机会带领大家走进这些大科学装置。在未来,还有更多的大科学装置,包括建在南海海底的高能中微子探测实验,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首先满足人类对宇宙和自然认知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科学发展最本真的动力。其次,任何试验技术都不是空中楼阁,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学科共同的努力,而像对撞机这样大科学装置是极其复杂的设备,建造它需要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发展成熟,比如真空技术、低温技术、超导技术、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等等,一个极为复杂的设备可以引领很多技术的发展。
就像是超导技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超导技术就是在美国的对撞机上,以网站和网页为基础的万维网出现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后,像对撞机这样的大科学装置所研究的目标是基础物理学,物理学的规律主宰了一切可能的技术发展,当我们对研究的物理学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时,一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到这里我的分享接近尾声,我想以有关物理学家法拉第的故事作为分享的结束。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让人类有了操控电的能力,如今我们生活中一切都离不开电,但是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电有什么用。1899年,爱尔兰的历史学家评论家和政治理论家莱基在一本书中记录了一个故事,关于英国有名的财政大臣和首相格莱斯顿和法拉第之间的故事。书中记录的故事是,法拉第尽量向格莱斯顿解释电的原理,格莱斯顿对这些解释不解,究竟有什么用?法拉第没有继续解释电的物理与应用前景,他说很有可能你可以对此收税了。科学研究的脚步永远在工程应用的前面。我们现在并不确定通过前面介绍的巨大的科学工程,研究中微子在何时以什么样的形式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在50年后,或许在100年后。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未来一定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且以革命性超出我们认知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基础科学研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意义。
更多声音
李开复博士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
“今天这个AI的时代,我们分享了两个3C怎么在半自动和全自动时代能够掌握AI,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是同时我们要考虑到,除了刚才给的这些例子之外,我们可能还要思考一些问题,人为什么一定要像今天这么工作,这么畏惧怕工作被取代,这么需要这份工作,把工作当做人的一切。工作很重要,但不应该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有没有考虑到如果AI把很多活儿干了,我们是不是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对人类更有意义或者自己更喜欢?在战国时代有3000食客,并没有今天所谓的工作,但是他们都follow your heart,产生巨大的价值,享受着他们的人生,推动他们的知识。古人可以把琴棋书画看得特别重要,今天为什么自己有爱好,无论是书法、摄影、种菜、种花,这些都是很好的能够用的时间,为什么一定把工作当做唯一?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宽阔,让人生更丰富,让人生变得更美好?AI的时代要把握刚才两个3C指南,更重要的是心中要想清楚,今天我们成为工作的奴隶不是一个明智的事情,感谢AI,它的到来是来解放我们的,让我们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个哈利·波特的魔法棍,有一个阿拉丁的神灯,能够帮助人类创造巨大的财富,给我们时间来思考人为人的意义。”
张超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
“十年前当我们谈论到青年人就业的时候,大家自然会反应到一个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有很多人创业,我们把它叫下海。今天在网络上看这个词的话,看青年人想就业趋势的时候,会有一个突出的词是上岸。这个转换的原因是什么?从下海到上岸的转换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职业价值观倾向的变化,从大家更看重它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转向更看重它的外在价值,以及潜在的威望价值。这样的变化反映的是一种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是什么促使了这样一种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我们能够最直观地想到,在过去的十年中发生了最让我们难忘的事那一定是疫情。澳大利亚有人研究了成年人在新冠疫情流行前的三年和开始流行的时候,以及流行结束后价值观的变化。这个研究发现,在疫情之后,强调秩序和稳定性保守的价值观变得更加重要,大家更看重于工作的稳定性,它的薪资待遇,是否能和家人在一起,工作环境怎么样,更看重于外在价值。同样,大家发现强调关心他人,改善社会福祉的自我超越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明显呈现了一种下降趋势。说得通俗一点,疫情结束之后大家更关心自己了,大家更关心钱了,大家不太关心有意思、有价值或者我能做多大的贡献。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基于内在价值观,你更容易获得职业满意和职业成功感。加拿大一个调研显示,内在价值观和外在价值观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工作本身、薪酬、晋升、管理环境、同事合作这五个方面内在价值观对这五个方面的满意度都有贡献,而外在价值观只对薪酬有贡献,对其他都没有贡献。还有很多其他的研究都能说明这一点,如果你坚持内在的职业价值观,你能够获得或者更容易获得更大的职业满意和职业成功感。”
杨素秋
陕西科技大学教师、《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
“在公共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年龄段的人他们借书的借阅率特别低,10—18岁的少年。我观察发现,10岁以下的孩子尽情地借绘本,尽情地看,到小学高年级随便借故事书有的家长就会打断他,不要看这个书,这个书是闲书,必须看作文书,看四大名著,到了初中高中段更严重。我常常看一些小孩被‘押送’到图书馆来坐到那儿刷题刷卷子,如果胆敢离开那个座位借闲书,父母会把他们按回去。我有朋友是高三的教师,最怕的是家长们总是给他打电话说同一个问题,他是语文老师,‘你快告诉我,读哪本书能迅速提高我孩子的作文成绩’。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感到有点遗憾,如果孩子们只被鼓励阅读那些能够给试卷提分的书籍,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越来越多功利主义的、精致利己主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厌学的、单向度的少年。而一个真正理想的社会需要培养无数有求知欲有好奇心的少年,进行探求。希望我们的家长、知友、图书馆从业者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我们的阅读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