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解释鸿沟 “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
解释鸿沟 “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
时间:2024-06-27 16:45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康荦  文 韩哈哈   图片与资料提供 《解释鸿沟》片方   美编 孙琳




  2024年5月,历时3年制作,记录了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的思想交流和他的精神生活的纪录片《解释鸿沟》由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推出。7集节目,每集片头反复播放着相同的语录——“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每一期都在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是针对物理主义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词汇,指的是物理-生理性状似乎很难或不可能解释我们的体验。这一概念自提出,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唯物主义和感受性:解释鸿沟》中首次使用了“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这个名词。2023年1月,哲学家陈嘉映发表了论文《谈谈解释鸿沟》,尝试表明神经活动和意识活动之间的解释鸿沟并不是主观/客观之间的鸿沟,也不是相关性/因果性之间的鸿沟。
  2024年5月,历时3年制作,记录了哲学家陈嘉映教授的思想交流和他的精神生活的纪录片《解释鸿沟》由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推出。7集节目,每集片头反复播放着相同的语录——“人是通过意义来保护自己的生存”,每一期都在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2021年底,《解释鸿沟》投入拍摄。制片人、总导演朱凌卿说,那时,和所有人一样,尤里卡工作室的同事们也在巨大的变化中,思考着如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才是活着、人应该怎么生活等等生活在这个时代和这个世界上的人的共有困惑。他们决定要找到最可以和最应该回答现在社会所发生事情的提问者和回答者,呈现他们织密的探讨过程,记录下如今世界里,仍然进行着相当艰深的精神性生活的这群人。这个选择的核心人物是哲学家陈嘉映。
  陈嘉映以现象学研究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著称学术界,于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心智哲学、科学哲学)、伦理与道德哲学、中国当代汉语哲学与思想等领域亦着力甚深,他是中国目前最接近哲学家的存在。作为陈嘉映的首部个人纪录片,《解释鸿沟》呈现了他与当代富有独立精神的思想者、学术同仁、朋友、学生等以各种形式所展开的充满思辨的对话与日常。
  从先导片开始,陈嘉映聆听来自不同个体的提问。“一旦离开工作,自己在家,生活是有无底洞的那种感觉”,“三十岁的人都在想,后半辈子我们应该过怎样的人生”,“我在做一些我认为不对的事情来支撑我认为对的事情”......在对话中,种种与生活意义及与个人价值相关的问题被不断提及。“我觉得,就是读书和思想,不要把人读软弱了”“太过敏感,太过怕疼,会导致你们过度反思”……陈嘉映如此回应。比起回答,这更像是在讲述。直白的话语,生活流的叙事,是陈嘉映的生活哲学。
  片中从当下与未来、人生与事业、世界与个体、观念与常识等命题出发,探讨在当代社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的“精神性努力”的价值及其可能。通过记录当下时代稀缺且充满逻辑性、思考性、理性的沟通方式,最终为公众呈现出别样的精神生活方式。
  面对现代生活中的变化与思潮、焦虑与困境,陈嘉映保持沉浸、洞察的特质,在高品质的内容对话中与周边建立价值认同以及情感共鸣。在他看来,探索求知的最终目的导向很明确,“对于我这样的生活者,我就是想弄清楚,我的信仰或者我的快乐,我认为幸福和值得追求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
  许多提问,他没有给出最具体的回答。其实就像康德说的,人应该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性,重要的就是为我所用,不懈认识自我,思考何为自己的良好生活。



对话李伦、朱凌卿:


  Q:一开始得知要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大家都还挺惊讶的,为什么要关注一位哲学家的生活?
  朱凌卿 首先,任性是肯定的,但我也可以说不任性的话。我们在《十三邀》第一季就拍了陈嘉映老师,在后面的几季,我们都发现陈嘉映老师的名字是《十三邀》微信公众号后台被提及最多的名字,包括在后来几年节目的弹幕当中也有人会说,许知远老师刚才说的事情,陈嘉映老师曾有过怎样的表达。这些不断地被提及,让我们感觉到至少陈老师在《十三邀》节目中给大家留下了印记。另外,当然不可避免地我们要说到过去这几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想要知道答案的想法,我们就想要做一个由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节目,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之后拍着拍着,随着对陈老师学术的理解,和跟他与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们也渐渐改变着我们想要达到的方向。其实提不提供一个问题的解答,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能让我们看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愿意进行这样的交流,他们还在乐此不疲地进行这样的交流,这个交流跟生活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也挺带劲的,也是我们缺少的东西,我们就想展现这个。
  Q:本片有一些认知门槛和理解门槛,制作时大家有考虑这种情况吗?或者会想怎么进一步地解决这种情况?
  朱凌卿 其实《解释鸿沟》更适合私人观影模式。当然我们在片子推出的时候,会搭配一些名词解释、指导、扩展阅读。有时候一个片段,我们在节目中呈现了5分钟,但他们可能关于这个问题讨论了50分钟,我们可能在别的方式上会把这个更完整的东西呈现出来。
  其实某种程度,你说这个节目,它一定需要那样被理解、每个词都要听清楚吗?我觉得也不用。我相信陈嘉映老师对话中,说到“你就好好谈恋爱、交朋友、读书”的时候,你能感觉到那个东西,我相信这个并不是太有门槛。
  李伦 确实,我们在每天的编辑、每集的讨论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观众看得懂吗?这有没有意思,有没有故事?
  这是个取舍。我们现在能努力做到的,就是尽量把事情说清楚,但这有我们能力的局限性,深入才能浅出,我们没有那么大本事,把这么专业的东西,就像把量子物理用一个小时讲清楚,三个小时也讲不清楚,心智哲学也一样。
  但我们不是想推卸责任,我是想说这里头有个选择。我们到底是把它做得更通俗一点,然后我们躲开那些我们一知半解的东西,还是我们看到一些东西,推开一扇窗,有兴趣的人继续往下走?



朱凌卿、李伦
《解释鸿沟》幕后故事
探索生命意义呈现智识生活


  我们这次多多少少有点任性,选择把这些留下,期待着我们的观众在看这个的时候,他有机会多开一扇窗,多推一把,自己还能再往前走。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以为观众是在那里,好像你得怎么样地去迁就他。但是就前面的经验看,其实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做得不够深,做得没有满足他们。这才是一个真的现实。我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要看它或者都怎么样,但是对于要看它的人,我们还没做得那么好。
 Q:记得两位老师也有过看不懂陈老师某段表述的时候,能不能回忆下,后面是怎么把这些概念理清楚、弄明白,并且呈现出来的?
  朱凌卿 首先我们有文本嘛,文字还是伟大的发明,其实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说话的重音不在这上面,但把文字打出来,你发现滑过去的那个声音才是核心,如果把那个东西配合文本一看,你好像前后就明白了。有时可能这场没说,中间他们吃个饭、上个厕所,这种时候私下聊了什么,可能又补足了刚才的某些讨论。我们会把全部的素材文字化。当然在挺长时间的跟踪以后,也渐渐搞清楚了陈老师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要想法、经历,包括陈老师的文字和书,他的讨论,这样逐渐形成了整个逻辑,然后再拆分到每一集的内容。陈老师的学生们也进行了学术上的支持,让我们能够非常明确地知道,他们在聊什么,哪些书籍、哪些文章可能对你们理解这件事情有更大的帮助。
  Q:在7集节目里,你最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集?
  朱凌卿 因为对我来讲不能完全从观众的视角来看,每一集都有它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比如说第一集,可能对有些观众来讲稍微浅了一点,没有那么深,我们只是给你介绍了这个片子将是什么样子的,但背后仍然有暗暗隐含的一些语言的东西。
  第二集,逻辑非常的严密,非常的快速,更过瘾。但同时我觉得第三集营造的陈老师和贾新栩,两个年纪很大的人,搭不上又在很认真地搭,讨论自己的所想,这个场景本身就非常棒,所以在我这里,不同的集不一样,我很难讲有哪一个片子我最喜欢,但确实有很多让我觉得很棒的瞬间。不管是“陈老师转身”,还是稍微有些害羞的“这歌听着为什么这么带劲”,甚至包括陈老师可能那天喝得稍微有一点点多,有那样的倾诉和表达的东西,我们觉得很不一样。
  甚至是在讲得非常激烈的时刻,即便非常激烈,但双方仍然在非常平和,在努力地讲道理,共同推进,谁也不希望占谁的上风,这样的表达,对我们来讲非常稀少,我们越来越少见的表达,还可以这样过生活,有这样的生活方式的东西。
  Q:在一开始,你们对节目可能有哪些期望,现在节目拍摄完成也播完了,它有没有达到你的期望?
  朱凌卿 我觉得如果从让大家感觉到、意识到,或者是真的看到,觉得还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精神生活的现状,这个层面上是有的。这个确实挺难评判的,我不知道我们所做的最后呈现,能不能真的向观众(传达到了),因为它确实时长有限,不像我们那样浸润跟着陈老师拍。是不是能获得我们所期望的,我指的是我和整个导演组在制作和拍摄节目当中所获得的那种收获,我猜你们很难有那样的收获也是遗憾的。但这也没太大关系,陈老师有那么多书,我们来读一遍。你不仅仅是通过刹那的影像,不仅仅是我们拍摄现场的,仍然可以在陈老师以往的著作、文章、讲话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当然不仅仅是陈老师了,也包括其他老师,甚至是相反的,叶峰老师的著作我看了也非常棒。如果《解释鸿沟》展现了某种生活状况,又成为接下来某种方向上或某一部分的线索,如果它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更大的可能性的借鉴,我觉得它就达到了极大的目的了。

哲学家,请回答:
“何为良好生活”




 Q: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淡淡综合征”,形容大家现在很难找到让人兴奋的精神驱动力了,甚至也不想跟人讨论什么精神生活了,日子活一天是一天。可是片子里,大家呈现了非常积极的精神状态,普通人能够怎样才能拥有像你们那样的动力?
  陈嘉映 这个题答是答不了,但我听完挺有感觉的。我跟各种人,特别是年轻人在聊天的时候,会感觉到他们有点提不起精神。在我的一生(的观察)中,这里面是好几个因素的叠加,其中一个就是社会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地会规则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抽象,人好像永远在网格里面走,没有自由原野,从小孩儿到大学生,所有都是清晰的道路,你想做哲学走这条道,你想打羽毛球走那条道。不像我们小时候,我不是说我们的那个时代好,但我们是在原野中活动的,现在谁还有原野啊?无论是真实意义上还是隐喻意义上。我个人相信不会长此以往,会有变化的,因为再往下这路没法走了。
  刘畅 其实我是有道德上的负疚感的,我们(象牙塔里的人)是不是被生活保护得太好了?我个人非常感激命运能够让我认识陈老师,包括这些很好的朋友,人的感受是越表达越多的。在我们这种比较“奢侈”的交流中,我也得到了反复的印证,不断激发我们对于更深切问题的感受和思考,于是对很多问题都能保持一种活力,我觉得这也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做到的。
  吴芸菲 我觉得自己还是有运气的原因,就是机缘巧合来到了这个环境,另外你自己也对这个东西稍微有点感兴趣,也做了一点(相关的工作),此外也从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汲取到了养料,这个养料肯定是服务于我自己的,然后这么一个小圈子就形成了一种保护,说智性交流,也不纯是智性交流,它也有情谊在,就有点保护的作用。
  陈老师说,你不单单是一个人在那边干,两年前,陈老师在郊外也讲到《红楼梦》,他说曹雪芹也不是一个人能写出这部作品,可能身边也是聚集了一批人。有情谊在、有智性在,就形成了我们希望的一层一层的这个东西,我觉得挺好的。
 Q: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如何处理与上一代在观念及行为方式上的矛盾?
  陆丁 有很多不同的矛盾,未必需要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去解决,有些是凭基本善意和基本的沟通技巧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真的发生了所谓意识形态的争议的话,我当然是建议大家保持相互的尊重。当然这个对于父辈来讲可能比较麻烦,就是有些很实际的事情,比如说减少沟通的次数。其实是这样的,你没有必要非要说服你的父亲或母亲,父母的话,在你的思想层面上,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刘畅 我感觉在我的少年时期,的确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代沟问题,但近几年我觉得,代沟甚至都是一种矛盾比较奢侈的出现方式了,因为代沟预设了至少同代人之间还是可以相互理解的,但我现在觉得不是这样了,同一代人,它是以无数个不同的理论、观念组成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理论制高点上。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可能恰恰需要更多一点交流。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活得越来越理论化了,那问题在于说我们哲学到底是干吗的?我心目中有两种哲学,一种是越来越理论化的,以理论化作为目标的哲学,但还有一种,要怀疑、对抗、遏制理论化的思路,甚至某种程度上要去反思和抵消它。我的感受是陈老师也好,我跟陈老师都特别认同的维特根斯坦也好,是作为反理论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去从事哲学的思考和交流,也许是对我们这个时代过度理论化倾向的一种反抗。
  Q:很多人很自然会觉得学哲学的人能够帮他解答大部分人生意义问题。想问问几位学哲学的老师,在研究哲学的过程当中,你们所学到的哲学,有没有哪一点对你的人生特别有指导意义?或者说你从事的专业,如何影响了你的生活?
  吴芸菲 我自己的感觉是,所谓的意义问题是个很靠后的问题,困惑有好几种,一种是智性层面的困惑,我会觉得我干的活首先和这个直接相关。意义,和你干得怎么样就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我觉得你得先做一点事嘛。会有很多人说你干的这个活,你的困惑和意义之间的关联,这当然也会有一点点残酷,就是你先做一点,然后你做得还可以,你的那个意义层面的东西,对你的扰乱会稍微少一点点。至于说人生,它和你干的活之间不是直接的关系。它跟你干得怎么样、干了多少比较有关系。
  陈嘉映 我一般不太认为哲学能指导我们生活或者做事情。其实有时候,年轻人好像(从我这)得到了一点指导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不是因为我做哲学,是因为我岁数大了,这是一个老年人以经验跟年轻人打交道的时候,你会给他指出更宽的思路。
  如果单说哲学,觉得以前的人也都有观念,但他对观念不是那么特别认真,因为生活挺现实的,观念就那么说一说,跟说书一样。现代人有时候对那个观念特别的认真,本来咱俩做一个买卖,你想多卖两块,我想少花两块,这么一个事儿,但一说就成了“资本主义”“商业关系”。然后你一个女同胞,我一个男同胞,就变成了女性或者说男性。本来没有那么多事儿,但现在每个人,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要连到观念去。我觉得这个时候,至少我理解的哲学,对观念的本性多做一点探究,以便让我们从不必要的观念束缚中分解开来,就事论事。这样的话,需要认真对待的观念,我们就能够认真去对待。
  Q: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每一代生活都不一样,我们这代人有很多元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在完成个体的理想的完整性,它有很多面,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参照或者说人生的坐标系?你有没有一个人生的参照或者坐标系呢?
  陈嘉映 的确,这么几十年,我过的这几十年变化非常剧烈,有人会说现在变化不断地加速,这个也成立。你如果读历史,你会发现很多历史中人,他的几十年天翻地覆,比如说开元盛世前后,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会想象,剧烈的变化,差不多都是人类生活的常态。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讲,我们面临共同的问题,的确很多问题是不共同的。我生活圈子不宽,讲我们学院里面吧,我们所处的环境跟现在的年轻人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但怎么来面对这些事情,有没有很好的办法呢?我也不是特别知道。我觉得我能做的工作,就是尽量想清楚如今的现实是怎么结构的?把它想清楚,想得比别人还清楚一点。要能做到这点,我觉得还挺好的。至于说怎么做?我也不太能提好的指导和建议。
  吴芸菲 困惑我基本上不怎么担心,参照的话,运气也不错,师长里有聊得来的,周围朋友里也有聊得来的,我觉得这就够了。它对我自己做的事,我的生活本身,还是蛮充沛的,不是特别困扰我。
  陆丁 其实好多问题是一个问题,我觉得你在面对问题时要在生活中找个参照,你不应该设想你现在漂在空中,你要找锚点把自己捆住。包括陈老师在节目里也讲,你要搞清楚你相信什么。你不是什么都信,也不是什么都怀疑,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你要找到的参照,最好不是问别人,而是问自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就像康德说的,要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