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超级水电工程开工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超级水电工程开工
时间:2025-08-14 22:32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近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Tips: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地处西藏东南部,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称号,总面积114870平方千米,自治区内与拉萨、山南、那曲、昌都相邻,自治区外与云南毗邻,边境与印度、缅甸接壤。林芝市属于中国水力资源富集区,拥有全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森林覆盖率达47.6%。林芝是国际生态旅游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拥有古老淳朴的工布文化和风格迥异的门珞民俗、僜人风情,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巴松措等一大批自然景观,拥有太昭古城、千年古堡群等历史古迹和易贡将军楼、波密红楼等红色遗迹。


  新时代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将直接带动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将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建成后将提升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强西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对接,为西藏各族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要追溯到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随后,在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开发被列为国家重大工程。

  2022年3月2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到,有序推进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西南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标志雅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有望进入落地阶段。同年12月,中国政府核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2025年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李强在西藏调研时强调,雅下水电工程体量大、周期长、影响远,堪称世纪工程。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工艺、材料等,为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引领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要格外重视生态保护,确保生态环境不受损害。要细致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把推进工程建设和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更好结合起来。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把雅下水电工程建成新时代的重大标志性工程。7月24日,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进行了开工第一吊。

  全方位深远影响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对深入推进“双碳”战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将为保障能源安全、加快能源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作为国家战略级工程,首先,它将有效提升水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据了解,雅鲁藏布江水量多,落差大而集中,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4737万千瓦。雅鲁藏布江单位面积水能蕴藏量为每公里460千瓦,是长江的三倍,单就水能开发来说,雅鲁藏布江在这方面的条件放眼全球也是首屈一指。

  其次,该工程的实施将大大改善中国的电力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水利专家认为其装机容量可高达近700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装机容量的三倍

  此外,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还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实现富民兴藏的民心工程。对于工程行业的从业者而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无疑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工程建设将直接带动当地工程建造、物流运输、商贸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将创造新增就业岗位。据有关机构研究成果显示,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据此测算,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万亿元以上的投资,将带动几百万人级别的就业规模。

  李强充分肯定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西藏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上不断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