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艺相聚,光同途”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 “艺相聚,光同途”
时间:2025-10-02 10:46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康荦康荦 图片与资料提供 北京人艺 美编 孙琳




  金秋九月,秋风渐爽,一场国际戏剧盛宴已整装待发——9月15日,“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在首都剧场大厅正式发布。邀您在即将到来的邀请展期间邂逅好戏,看连台好剧串联起北京秋日的独特诗意。


  今年的邀请展以“聚”(The Gathering:Performances,Friends,and Resources)为年度主题,呼应“艺相聚,光同途”的文化意涵,聚光于舞台、聚情于角色、聚众生百态于舞台方寸之间。在10月11日至11月26日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人艺小剧场、实验剧场四个剧场空间内将有50余场精彩活动,涵盖开闭幕式、2个主题单元演出、4大版块配套活动等形式。

  北京人艺党组书记周彤、院长冯远征、副院长张鹏、副院长唐烨,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任江浩,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麦涛,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等共同出席发布会。

  “聚艺汇友”主题先行
  多元戏剧艺术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去年,原首都剧场邀请展正式升级更名为“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以新空间、新起点、新要求打造戏剧展演品牌。今年的邀请展突出“聚戏”“聚友”“聚力”概念,表达了北京人艺以戏剧为媒介,力邀世界艺术家和戏剧精品相聚于这个高端戏剧平台,在多元艺术创作中激发灵感与共鸣的美好愿景,让戏剧回归一场“聚艺汇友”的艺术之约。

  发布会上,北京人艺副院长张鹏介绍了本次邀请展参演剧目和活动版块设置的整体情况。本届邀请展参演规模更大、交流方式更新、合作范围更广。首次设立小剧场剧目单元,丰富剧目类型;首次举办戏剧工作坊,深化与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合作,促进戏剧领域交流合作。他表示,邀请展在迈进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将继续探索更加丰富的艺术内容,连接更广泛的艺术家群体,激发更加深层多元的艺术交流,努力打造更加专业化、复合型的戏剧节展品牌。

  东城区副区长任江浩就“戏剧东城”及“王府井戏剧谷”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东城区在北京市“演艺之都”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下,着力建设“王府井戏剧谷”,多元构建“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区”,创新打造隆福寺戏聚场三大剧场群,深度拓展演艺新空间,探索孵化虚实共生的“未来剧场”。今年,东城区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度携手主办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既为国际一流院团精品剧目来东城演出提供舞台,也为深化东城国际戏剧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共同擦亮这张“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东城”的闪亮名片。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麦涛表示,工行北京分行与北京人艺携手推出王府井“艺”游指南活动,以金融力量搭建戏剧艺术与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助力“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把“票根经济”落到实处,用金融服务首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发布会最后,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在致辞中解读了今年邀请展的主题与特色。本届邀请展以“聚”为核心,表达了北京人艺始终秉持的开放包容的态度,以戏剧为媒介,力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风格的戏剧作品在此汇聚,期盼在多元艺术创作的碰撞与交流中激发灵感、产生共鸣,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他还介绍,本次邀请展新设立了“评选环节”:邀请展演出期间,人艺将面向专家及媒体广泛收集反馈信息,综合评选出邀请展中的杰出作品与艺术家代表。这一环节旨在依托现有资源引导产业发展,构建更加健康的戏剧生态。

  冯远征同时特别介绍,此次邀请展演被纳入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北京人艺将以戏剧为载体,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两大主题单元演出

  从名团名作到小众佳作,丰富参演剧目形式

  本届邀请展以“特邀剧目单元”和“小剧场剧目单元”两大主题单元的演出安排让观众尽享戏剧盛宴。邀请展共邀约9个国家14部优秀剧目,演出42场。其中德国布莱希特剧院《三分钱歌剧》是首次和北京观众见面,法国布列塔尼国家剧院《屏风》、奥地利“届时”剧团《记事本》更是首次访华演出。

  “特邀剧目单元”将在首都剧场和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先后呈现来自意大利、格鲁吉亚、法国、德国、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8部优秀作品,让国际知名院团代表作品与国内戏剧中坚力量在邀请展舞台上碰撞出交流的火花。

  由冯远征、杨佳音执导的北京人艺全新大剧场版《哈姆雷特》将作为本届邀请展的开幕剧目,以经典创新与国际同行展开对话,深化文化交流互鉴。2025年为中意建交55周年,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剧院——米兰小剧院将带来卡洛·哥尔多尼的代表作、剧院历史上的第12版《一仆二主》,延续意大利传统艺术喜剧风格,带来不同于以往的视觉体验。享誉世界的德国布莱希特剧院首度来京,携代表作《三分钱歌剧》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以“史诗剧”理论为核心,展现最正宗的布氏体系。法国布列塔尼国家剧院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国家戏剧中心之一,今年该院将献上艺术总监亚瑟·诺泽希尔执导的荒诞派戏剧大师让·热内的代表作《屏风》,这也是该剧在国内首次完整呈现。

  此外,香港邓树荣戏剧工作室《薄伽梵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父亲》、格鲁吉亚新剧院《仲夏夜之梦》也将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为观众带来高品质、多元化的观演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邀请展首次开设“小剧场剧目单元”,呈现来自奥地利、英国、西班牙、保加利亚、德国等国家的6部先锋性、实验性作品,类型涵盖肢体偶剧、木偶剧、独角戏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奥地利“届时”剧团话剧《记事本》来京演出,以平民视角再现战争的残酷。英国佩帕·杜阿特工作室呈现独角戏《我食故我在》,佩帕将从她的自身经历出发,带来一场探索女性身份、身体形象和传统的全感官体验。

  邀请展还精选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国际单元的四部佳作,将上演西班牙幕布天使剧团《伦巴》、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家木偶剧院《哈姆雷特》、西班牙石灰剧团《椅子游戏》、德国艺术家独立作品《罗诺-有两个肚脐的女人》,让观众感受影偶艺术的独特魅力。

  最后,北京人艺2025年最后一部新排大戏,由唐烨导演的《小郡之秋》将作为本届邀请展的闭幕剧目,为整场盛会画上完美句号。

  四大版块配套活动
  从大师班到艺术讲座,推动行业交流互鉴

  除以上精品剧目演出外,邀请展期间还将举办戏剧工作坊、高清影像放映、艺术讲座、戏剧赏析等四大版块配套活动,深化艺术创作的国际交流,提供多元戏剧艺术体验。

  其中,北京人艺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戏剧工作坊,邀请来自德国、法国、中国台湾的艺术家们,围绕戏剧构作、剧本创作、舞美创作、青年编导创作等四个方向对国内从业者“开班授课”,深化交流互鉴。

  一张票根延伸戏剧氛围从看剧到消费,
  解锁全场景文化体验

  邀请展期间,北京国际戏剧邀请展将延续与东城区的合作,在首都剧场及相关空间将设置多个主题打卡点及互动装置,助力“王府井戏剧谷”品牌曝光,观众在看戏之余,将在剧场延伸空间内感受更多生动的艺术形态。

  同时,东城区通过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消费引领其他消费业态,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内外联动,使东城区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戏剧文化气息。北京国际戏剧邀请展将携手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共同激活“票根经济”,以一张张票根“串”起消费链,观众凭戏剧票根可在王府井商圈享受“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专属优惠,实现“一场戏、一条街、一站式”的文化体验升级,以文化带动消费,营造文化气息浓厚、文旅消费旺盛的街区氛围。

  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持续近两个月,汇聚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优秀戏剧作品,邀广大戏剧爱好者走进剧场空间,沉浸式享受一场全方位、高品质的戏剧盛宴。同时将集结中外艺术家、戏剧从业者与专家学者,以戏剧为桥梁深化国际戏剧艺术交流与互鉴,开创合作新篇章,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和“演艺之都”建设,为繁荣发展首都社会主义戏剧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人艺《哈姆雷特》首演
以“选择”解读经典

  9月19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剧目《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首演。以当代审美重新解读经典,以青春活力探索古典悲剧——让莎士比亚这部四百多年前的世界名作,在中国的舞台上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与今天的观众建立起深刻而鲜活的连接,继续传递其永恒的人文价值。

  名作新排:
  与当代观众的双向探寻

  在导演冯远征看来,仅仅以“复仇”为主题排演《哈姆雷特》,或许已缺乏足够的当下性。“作为文艺工作者,更应思考这部多年前的经典作品在当下排演的意义,并透过我们的解读,引发观众的思考。”为了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导演从《哈姆雷特》最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提炼出“选择”这个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核心主题,并将这段众人熟知的台词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三次,以强化这一主旨。“我们不过度解读剧中每个人的选择,而是用舞台表现让观众感受内心的碰撞,从而去思索自己的人生选择。”

  新版《哈姆雷特》仍采用朱生豪翻译的经典译本,为了将这个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新意,剧组在保留剧情框架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拆解与重组。“舞台上呈现的不是一个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会出现前后倒置,甚至时空交叠,伴随哈姆雷特脑海中破碎的记忆叠影共同呈现。”导演杨佳音表示,通过戏剧的跳进跳出和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该剧的戏剧张力,让演员与观众借助舞台共同完成一次对经典的探寻,而不是平铺直叙地复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视听交响:
  激活舞台的多元生命力

  极具情感的现代舞表达、充满力量感的击剑场面、别出心裁的弹唱环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哈姆雷特》充分发挥青年演员的各种优势,以丰富的视听感受,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多元话剧舞台。

  丰富的舞台表达手段,是表现戏剧情节与人物内心的有效方式。但对演员而言,表演的根本仍在于塑造出鲜明而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郑云龙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哈姆雷特的固有印象,以一头脏辫造型亮相舞台。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而舞台上所呈现的,正是独属于他的那一个。“人物的每根发辫都如血管般交错缠绕,也正是这位连遭重创的王子内心的外化。”饰演奥菲利娅的陆璐坦言,自己并不满足于塑造一个美丽乖巧的宫廷少女形象,而是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为奥菲利娅注入了灵气与生命力。她认为:“正是充分展现出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才让她在这场宫廷争斗中的牺牲显得愈发渺小,更凸显其悲剧意味。”

  杜子俊早早地为角色克劳狄斯蓄起了胡须,不仅从外形上贴近人物,更从角色内心出发,呈现出他在权力、亲情与欲望之间的挣扎与抉择。曾泳醍则生动塑造出乔特鲁德——一个为保全自身地位与儿子安全而内心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将母亲与皇后双重身份的特质融为一体。赵正添认为饰演雷欧提斯最大的难点,在于角色前后性格反差极大,需展现出家庭变故所带给他的深刻转变。刘奕则通过细节设计,展现出波洛涅斯作为父亲与儿子、女儿相处的不同模式,并在权力的抉择中推动着剧情发展。魏嘉诚认为霍拉旭看似是一个游离于主线之外的角色,但他作为整个故事的记录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作为该剧的副导演,魏嘉诚还承担了剧本的初步删减工作,贡献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创意。原维、张鑫名、龚钰泉、赵泽栋、宋建霖、李雪歌、李越等演员也通过在排练厅和舞台上的不断尝试与创新,实现了对角色的深入探索与生动塑造。

  废弃剧场:
  探索舞台假定性

  配合“选择”这一主题,新版《哈姆雷特》的舞美以更自由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舞美设计常疆历经15稿修改,充分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将马道、台阶等通常隐藏于顶部的结构元素整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巨大的二层金属装置,并有意将错落悬挂的各式舞台灯具暴露在外,营造出工业风废弃剧场的视觉效果。悬梯、滑竿、秋千等道具与装置融为一体,演员可上下前后穿梭,极大地拓展了表演空间,也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了有力支点。服装箱、道具箱等作为流动元素,既强化了剧场感,也实现了更自由的表达。黑白灰色调为主的服装,于宫廷风格与现代审美之间取得巧妙平衡,如“时装秀”一般自然融入演出,为该剧增添了鲜明的现代气息。

  该剧将演出至10月12日。舞台之上,《哈姆雷特》的剧中人在“选择”中牵引着剧情走向;舞台之外,北京人艺“选择”以《哈姆雷特》的演出,拉开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帷幕。冯远征表示,选择《哈姆雷特》作为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开幕演出,是“希望借助这部外国经典作品在当代中国舞台上的诠释,与国际戏剧同行展开一次真诚的对话”。

北京的秋天,还有这些剧目值得关注

  除了北京人艺,以下是六部将于金秋在北京上演的精彩戏剧作品,涵盖多种类型和剧院,为你呈现丰富的舞台体验。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


  演出时间:2025年9月27日至10月3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场

  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的原创民族歌剧,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该剧由莫言亲自改编剧本,作曲家郭文景创作音乐,融合了山东地方的茂腔、柳腔、山东梆子等戏曲元素,并加入唢呐和板胡等民族乐器。剧情以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高密乡为背景,讲述了村民戴凤莲(九儿)、余占鳌等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由宋元明、乌列热饰演九儿,郭子照、王冲饰演余占鳌,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执棒,呈现一部具有中国风格和现代民族歌剧特色的作品。



  国家话剧院《哥本哈根》


  演出时间:2025年10月22日至26日

  演出地点:国家话剧院剧场

  迈克尔·弗雷恩创作的经典话剧,豆瓣评分8.4,大麦评分9.0。该剧以一场跨越时空的科学伦理思辨为核心,通过海森堡、玻尔及其夫人玛格丽特之间的对话,探讨了量子物理学、不确定性原理以及二战期间核武器研发的道德困境。剧本深邃且充满哲学思考,被誉为一出直击灵魂的剧场盛宴。由国家话剧院资深演员李晔、吴卫东、江佳奇主演,王晓鹰导演,严文龙舞美设计,为观众带来一场思想风暴。



  鼓楼西话剧《我不是潘金莲》


  演出时间: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

  演出地点:鼓楼西剧场或其他剧场

  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是鼓楼西戏剧与刘震云继《一句顶一万句》后的第二次合作。该剧由影评人卓别灵编剧,新锐戏剧导演丁一滕执导,著名演员张歆艺领衔主演。故事讲述了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一场荒唐的离婚案而被冠以“潘金莲”的冤名,她为此走上了长达二十年的告状之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作品以幽默反讽的文学语言和巧妙的结构,深刻展现了荒诞现实和时代隐喻。强大的创作团队包括舞美设计刘科栋、灯光设计王琦、多媒体设计胡天骥和作曲小河。



  孟京辉经典戏剧作品《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演出时间:2025年9月25日至19日

  演出地点:蜂巢剧场

  孟京辉导演的经典先锋喜剧,自首演以来常演不衰。剧情讲述两只狗“来福”和“旺财”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找幸福生活和伟大理想,却发现在城市中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它们经历了街头卖艺、参加明星选秀、当保安、被富人收养又被抛弃等种种困境,对生活产生了各种“意见”。该剧以狗的视角剖析现实世界,充满了辛辣的幽默和社会批判。由刘晓晔和孙铭泽主演,以其灵活的即兴表演和强烈的舞台张力著称,被洪晃评价为“整个剧场笑得人仰马翻”。



  繁星戏剧村互动音乐话剧《不再让你孤单》


  演出时间:2025年9月24日至10月19日

  演出地点:繁星戏剧村剧场

  繁星戏剧村推出的奇幻互动音乐话剧,在可容纳500人的贰剧场上演。剧情将围绕现代都市中的情感故事展开,融合音乐、话剧和互动元素,让观众不仅观看演出,还能参与其中。繁星戏剧村位于宣武门内抄手胡同,是西城区的重要小剧场群,采用“场制合一”的经营模式,大部分剧目为剧场自己制作。该剧场填补了西城区没有小剧场的空白,利用其位于西单商圈、宣武商圈、金融街商圈交汇处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便捷的戏剧体验。



  “我舞·我在”谢欣舞蹈剧场《一撇一捺》


  演出时间:2025年10月2日至3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谢欣舞蹈剧场为庆祝成立十周年带来的特别演出,作为2025国家大剧院舞蹈节的一部分。作品《一撇一捺》从拆解“人”的形状出发,从不同层面解构“人”的组成,透过身体窥探精神与记忆。演出探讨人与人之间因时间、空间点上的相交而产生的连接,以及记忆和情感的痕迹。10月2日由谢欣及舞团成员演出,10月3日则特别邀请黎星、胡沈员等知名舞者加盟,呈现一场具有深刻哲学思考和精湛舞蹈技术的现代舞盛宴。



礼赞女性时计艺术

积家“时光铸梦”限时主题空间

编辑 张奕 资料提供 积家 美编 陈佳

  日前,瑞士高级制表品牌积家于上海张园庆祝“时光铸梦”(The Dream Shaper)限时主题空间盛大开幕。活动呈现了品牌近两百年的工艺传承与创新杰作,邀请公众共同探索女性对时计艺术的持续性深远影响。



  积家全球代言人章子怡、易烊千玺、金宇彬(Kim Woo-bin)、品牌挚友汪顺以及嘉宾陈慧琳、侯佩岑、李沁和黄湘丽等明星嘉宾出席开幕盛典,与积家共同见证非凡时刻。


  作为开幕之夜的重要环节,积家特别呈现由动画导演Jackie Wang创作的梦幻艺术作品《时光奇境》(Drawn in Time)。该艺术作品由积家“名家造艺”(Made of Makers™)主题委托创作,艺术家通过早期创作动态影像的工具费纳奇镜重新诠释电影艺术起源,通过在古老手工艺与天马行空的数字化想象之间架设桥梁,彰显积家融汇传统与创新的品牌精神。



  本次限时主题空间特别呈现积家大工坊女士腕表系列作品,并囊括多款限量版时计,其中Rendez-Vous Shooting Star约会系列流星腕表,以及运用独特表现手法打造的Reverso Secret Necklace翻转系列项链表尤为瞩目。活动期间,积家Reverso翻转系列“徐悲鸿”限量版及马年特别款亦进行全球首发,以精湛制表工艺礼赞骏马所承载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