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人物摄影 李英武 服装造型 Blair Yin
封面服装 西装外套 Giorgio Armani 场地提供 北京金隅喜来登大酒店 美编 崔洪洋
在北京胡同的晨光里,67岁的于荣光举着手机漫步在青砖灰瓦之间,镜头前的他褪去荧幕光环,用地道京腔聊着市井烟火,分享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观察、感悟。
从京剧武生到著名反派、硬汉,再到如今的短视频创作者,这位曾以《木棉袈裟》《三国》《狼毒花》等作品塑造典型荧幕形象的老戏骨,始终带着“不设限”的生命力不断尝试新领域。

于荣光 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监制。 自幼学习京剧,11岁考入北京风雷京剧团。1982年,首次出演影片《木棉袈裟》。上世纪90年代进入香港发展,在香港发展的数年中,拍摄近50部影片。2001年,就读北京广播学院,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同年,以制作总监、制片人、主演等多重身份制作了电视剧《钱王》,该片获得中国电视剧金鹰奖。2004年,参演电影《新警察故事》。2006年,监制并主演军事题材剧《狼毒花》。2009年,主演电视剧《三国》,在剧中饰演关羽。2012年,执导并主演电视剧《木府风云》。2013年,执导并主演电视剧《劝和小组》;同年,首次执导电影,拍摄了青春公益电影《校车》,肩负导演、主演双重身份。2014年,导演并主演电视剧《舞乐传奇》。2015年,执导了电视剧《南侨机工英雄传》。2018年,执导电视剧《斗破苍穹》。2019年,参演的电视剧《庆余年》播出,在剧中饰演肖恩。2021年,主演的喜剧爱情电影《非正式爱情》上映;同年执导电影《农民院士》,执导并出演了古装武侠剧《天龙八部》,出演科幻灾难电影《重启地球》。2023年,参演的电影《护卫者2》在爱奇艺上线播出。2024年,参演的电视剧《庆余年第二季》播出。 曾荣获首届亚洲国际电影节功勋表彰单元亚洲电影杰出导演奖、第四届新时代电影节新时代最具魅力男演员奖、金橡树金牌监制奖、金橡树金牌导演奖、艺德风尚演员奖、金鹰节最佳男演员提名、联合国和平与亲善大使、特别爱心金天使奖等诸多奖项和称号。 “活在当下”不是空话 在于荣光的抖音账号里,他对于生活智慧的独到解读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有次聊到如何看待人生低谷,他说:“人的一生反反复复就像波浪不断前进,总会有高峰和低谷。高潮的时候不要忘乎所以,低潮的时候也不用想得太多,总会过去。”聊到人生中的遗憾时,他说:“生活中会有很多遗憾,但是遗憾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你要怎么面对遗憾。摆正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做短视频之初,于荣光就坚持“要唠就唠实在嗑儿”,“分享真实生活”。用他的话说,“67岁怎么了?我这岁数在京剧行当还算‘小老生’。”无论是讲当年粮票、两毛钱猪肉的故事,还是在各地探店,分享美食美景,抑或是讲述他当年拍戏的故事,这种举重若轻的生活态度,贯穿于他的每一条短视频作品,让年轻观众直呼“活得通透”。于是乎他拍市井烟火能品出人生百味,讲片场趣事常带出行业掌故。面对“老艺术家为何玩抖音”的疑问,他笑道:“甭管多大岁数,都得学着和新时代说上话。”在各种采访中,他也多次表达过类似观点。 通透的生活智慧源自60余载的跌宕岁月。 经历了起起伏伏、跌跌撞撞,高峰与低谷,之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年,于荣光才愈发理解“当下”二字的分量。“到了现在我才悟到一个道理,就是‘活在当下’”。但是他所谓的“活在当下”不是空话,而是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晨功;不是躺着看云,而是把每个跟头都摔出响儿来。 如今再回头看那些“反派”“硬汉”“亚洲史泰龙”之类的标签,现在的于荣光更像是一个“生活练家子”。他抖音里那些遛弯、练功、唠嗑儿的视频,就像是一份流动了60多年的生活注解——没有精心设计的桥段,只有岁月沉淀的本真。 “功夫就是时间,是日复一日的积累。所谓爆发,不过是厚积薄发的水到渠成。”

功夫是岁月的沉淀 出生于北京梨园世家的于荣光,6岁起便开始练功,每天凌晨五点半起床,到陶然亭公园喊嗓子、翻跟头、倒立劈腿。11岁时,他成为北京风雷京剧团最小的学员。在北京风雷京剧团的十年间,他主演《战马超》时创下45分钟打戏占40分钟的纪录。这段经历不仅锤炼出他矫健的身手,更培养出他“戏比天大”的职业信念。 1982年,24岁的于荣光萌生演员梦,却在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失利。正赶上香港导演徐小明筹拍《木棉袈裟》,正在舞台上表演《伐子都》的于荣光,因其扎实的京剧武打功底被一眼相中,受邀饰演反派祁天远。零下40摄氏度穿单衣拍戏、沙漠中靠西瓜解渴等拍摄经历,让于荣光初尝影视行业的新奇与艰辛,并由此开启了他的银幕生涯。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抓住后仍需拼命。”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影坛鼎盛时期,于荣光迎来事业高峰。他与林青霞合作《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与李连杰合作在《给爸爸的信》中贡献经典反派形象,更创下同一天轧戏6组的纪录。面对粤语障碍和反派角色定位,他通过录音机苦练方言,将自身的硬朗气质融入角色塑造中,被观众誉为“亚洲史泰龙”。 上世纪90年代末,于荣光回归内地,并开启全新维度:2000年他成立荣光影视公司,转型制片人与导演。他在云南拍摄的《狼毒花》《木府风云》等作品,融合少数民族文化与历史叙事,斩获飞天奖、金鹰奖等主流奖项。他认为“演员不该被正反派标签束缚”,坚持原创剧本开发,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颠覆以往形象,展现角色的复杂与丰富性。 近年来于荣光依然活跃在片场,保持每年3至4部作品产出,同时他多元尝试,跨界商业、公益、短视频等领域。正如他所说:“演员只是职业之一,生命的可能性永远在拓展。” 耳顺之年回望人生,于荣光将自己做出的这些成就归因于“功夫”——这个被他重新诠释并挂在口头的概念:“功夫就是时间,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得把每件小事当功夫练。”从京剧台毯到影视片场,从演员到企业家,这种时间的哲学贯穿始终。他在鸟巢面对五万人演讲时说道:“所谓爆发期,不过是厚积薄发的水到渠成。” 面对年轻一代,于荣光常以自身经历勉励:“别抱怨命运不公,当你为梦想拼尽全力时,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他把剧组经历化作生动比喻:“拍动作戏摔跟头就像生活跌跤,重要的是怎么爬起来。”对待挫折,他说:“年轻时光想着往前冲,现在才懂停下看看风景也是修行。”既经历过一天拍六部戏的巅峰时刻,也体会过医院装病逃避压力的脆弱瞬间,最终在岁月的淬炼和生活的起起落落中,修炼出通透与豁达。

对话于荣光:
植入心灵的艺术才有价值 Q:怎么保持这么强大的生命力的? A:好多人都说,“您都快70了,怎么还能跟30岁小伙子似的折腾啊?”首先我觉得人活着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些人觉得这也没意思,那也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但是我觉得什么都挺有意思的。我听一段儿新闻,听着听着都觉得有意思。比如这两天这个新闻“全球首个机器人马拉松”我觉得就特别有意思,刚听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就有点儿兴奋,这对于我来说可能就激发了一点儿多巴胺。我不喜欢八卦,但是我特别喜欢了解世界动态,OpenAI出来之后我也第一时间尝试了,还用它创作了一首歌,我觉得很好玩儿。我觉得保持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你自己也是有益处的。人类社会也正是源于对自然、对万物的好奇心而不断发展进步的。 Q:这么年轻的身体状态又是怎么保持的呢?现在日常的运动习惯是怎样的? A:我是觉得人不能太懒,要自律,要有节制,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该吃的东西要吃,不该吃的尽量别吃或者少吃。我年轻时候也是生活不规律、熬夜、得胃病,因为摔摔打打一身伤。后来随着年龄增长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这样了,就开始去养成习惯,到时间一定要去睡觉,早上起来一定要吃早餐,没有特殊情况下午一定要运动。运动一般会在下午四点到晚上七八点之间,因为这段时间运动对身体机能来说是最合理的。 如果不出差,我一个星期大概会运动5次。有氧一般是10公里跑步或者骑单车,然后再配合一些无氧运动,力量训练。我特别喜欢一个人户外跑步或者骑车那种感觉,风在耳边吹,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或是小说、新闻。这段时间你可以思考,可以浮想联翩,可以做白日梦,还可以感受沿途的风景,晒着太阳,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Q:别人对你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A:我觉得别人对我没有误解,因为别人对我的评价对我来说完全不重要。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段,我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和一定的判断力,我只在乎我自己的感受,我这件事做得好不好,开心不开心,至于别人怎么说和我没关系。演员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会被人品头论足的职业,你演得好不好,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说法,一边倒都说你好,怎么可能?当然我也会努力演好,让觉得不好的人尽量少一些。我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同样,我也不会去评价别人。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评价任何人,我只有资格评价自己。你要是说让我给你点儿什么建议,那好,我们接触接触,我了解你之后,我可能会针对性地给你一些我曾经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但我不会去评价你。 Q:做过现在特别火的MBTI人格测试吗? A:我没测过,我对这类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命运是自己的,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要怎么活,要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这个定位应该是建立在你对于自己、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认知上面的。性格测试这种东西我觉得没事儿玩玩可以,但是千万别就按照它说的去走了。它说我遇到事应该这种反应,我就得这样;说我应该喜欢黑色,我就不能喜欢蓝色……要警惕会不会无意识中被它牵着鼻子走。所以我觉得不如顺其自然,自己的命还是自己掌握更好一点儿。 Q:能不能分享一个近期生命中有幸福感的小事儿? A:我的牙装好了,哈哈哈哈哈!我这个牙种了一年,太痛苦了,好在这两天终于要最后安装完成了,太幸福了!

Q:流量时代,如何坚守表演初心?能不能对年轻演员说几句寄语? A:谈不上寄语,我只能说一些我的个人经验。我觉得不忘初心的前提是你要对这行充满热爱。如果你只是想通过干这行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赚钱,你可能会一时成功,但不会持久。 在热爱这个前提下,要狠练基本功,基本功包括的类型很多,包括表演的技巧、身段的训练,包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等等。你都没有到农村去过,没有犁过地,怎么去演一个农民?锄头怎么拿、水怎么挑你都不知道。 你还要读书,多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演员归根到底也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的人,只不过你的职业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有知识、有判断力的人,你会活得更自在一点儿,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你还要自律,要提升品德修养,三观一定要正,一定要善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