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到书店去 触摸城市的脉搏
到书店去 触摸城市的脉搏
时间:2019-07-24 16:52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唐依敏唐依敏 美编 刘鹏



  《深夜书房》里有一句话:“人们对街角书店的喜爱源自一种原始的情感,就像每家楼下都应该有一家炒货店。书店,是天空之城,撑起这座城市最文艺的零点时刻。”所以,我们总是需要一间书店的,它就像是大人的糖果一样,总是能在出其不意间安抚那颗疲惫的心。
  我们曾站在Page One前门店的玻璃前俯瞰这个繁华的城市,也站在模范书局诗空间里仰望高高的穹顶,又或者在言YAN BOOKS里随手翻阅起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无论这些书店以何种面目存在,我们都能透过那些翻飞的纸页触摸到相同的、属于这座城市的脉搏。


Page One
理想中书店的样子



Page One

  Page One于1983年成立于新加坡,是一家以经营专业艺术设计书与外版书为主的综合性书店。Page One以简约、精致的阅读空间,跨界多元文化活动,传播文艺品质生活理念。2017年10月,A股上市公司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Page One全球业务,新经典优质内容与Page One品牌实现了强强联合。经过近两年的努力,Page One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反馈和积极的社会效益。目前拥有三家店,分别位于前门北京坊、三里屯太古里和颐堤港。
  跟我们强调的一点就是,要以做一本书的耐心和细心去做一家书店,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每个细节,很认真很踏实地去做Page One。

  当下是什么促使我们走进一间书店?是丰富的好书、是醇香的咖啡、是动听的音乐、是好听的讲座和有意义的活动、是面带微笑的店员……是那些源于书本又超脱于书本的真情和投入。对于在Page One工作的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理想中的书店的样子。“以做一本书的耐心和细心去做一家书店”是Page One一直坚持的信念,如同书店的名字一样,一切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的。
  这是书店的第一页,也是城市的第一页。


Q & A
Q=《北京青年》周刊
A=新经典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鹏

 Q:Page One的名字有什么样的含义在里面?
  A:Page One的意思是第一页。Everything beginswith Page One,这就是Page One的slogan,意为一切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的。中国有句话叫做“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握好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第一页,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Q:你们希望这家书店可以向大家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理念?
  A:我们希望通过Page One书店,给大家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多元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内容。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让阅读回到生活,让知识回到生活,让艺术回到生活,帮助大家养成经常读书和思考的习惯,并且学会享受阅读的乐趣。
  Q: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着你一直在做书店?
  A:我觉得做书店还是需要很有耐心和情怀的吧。做书店跟做其他行业相比,回报周期会很长,短时间内不会看到有“挣大钱”的机会,如果以挣钱为目的去开店,那你可能就会失望了,压力也会很大。我们老板经常跟我们强调的一点就是,要以做一本书的耐心和细心去做一家书店,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每个细节,很认真很踏实地去做Page One。
  Q:对于Page One你觉得最自豪的一点是什么?
  A:我觉得最让我们自豪的是Page One对于进店内容的选择和坚守吧。以图书选品为例,我们并不以市面畅销度来做选择,我们选书标准很简单:这本书是否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如果市面上卖得很好的书,但它的内容不够好,无法给读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和帮助,那么我们也不会让它有进Page One的机会。对于市场活动也是一样,如果活动内容是优质的,足够好,我们不仅非常欢迎,甚至可以免费提供场地使用。但如果活动本身没有好内容,或者说对读者没有意义的,就算给我们付场地费,我们也会拒绝入场。
  除此之外,Page One外版书的优势也让我们感到自豪,我们跟国外上百家优秀的出版机构都有合作,每个月都会把国外最新的出版物引进到国内,提供给国内读者。这点也是Page One跟其他书店相比最大的一个特色吧,就是我们有很强的外版书选品能力和渠道。
  Q:你觉得现在是什么样的原因会驱使大家走进一家书店?
  A:近几年大家的阅读习惯是越来越好的,大家都会有读书的意识,我觉得这个大环境非常重要,就是大家都觉得多读书是件很好的事情。
  实体书店给大家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图书的机会,同时还有很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去阅读,这是线上书店不具备的。另外,一家书店内经常举办有意思的活动,提供有意思的线下互动体验,这也是大家走进去的原因吧,大家都希望能在闲暇时间参加一场自己感兴趣又能长知识的活动吧。
Q:你认为书店在一个城市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或者说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A: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里的好书店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吧,没有好书店的城市是缺乏活力或者说缺乏文化底蕴的。实体书店活得好,说明这个城市里的居民是热爱读书,热爱学习的,这个城市就会有希望。如果说读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那国家整体的希望就是由一个个城市的希望所构成的。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在提倡全民阅读,书店是实现全民阅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环,所以政府近些年都在大力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
  Q:可能书店现在承载的并不只是卖书的角色,它也会销售很多附属的产品,对于这个情况你是怎么看的?
  A:我觉得书店是一个内容空间或者平台吧,其中书是这个空间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绝不仅限于此。Page One除了有很优质的图书,还有很棒的咖啡、有几千张黑胶唱片和黑胶试听室、有很好的培训课程和展览空间、有爵士和摇滚的音乐现场、有精美的文创产品等,各种丰富内容都集合在书店空间里。但如果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文创产品的毛利比图书要高,书店就把大部分面积和最好的区域都给文创产品的话,对此我是不认同的,如果这样做了,书店就不是书店了,更像是有书的杂货店,Page One一定不会这样。
Q:在书店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书店最美的一瞬间是什么时候?
  A:最美瞬间是每个人的感受吧,我们几个一线的店员分享两个最美瞬间如下:
  1.一个独自旅行的姑娘来店里买百万字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店员给她找了几个版本,她在一边权衡了半小时,最终决定购买她认为翻译得最好但最沉的一个版本。店员问及是否需要邮寄,她说要随身带着,自己接下来的旅途还很长,要把这套书读完。她一手夹着书,一手拖着超大行李箱走出店门,看似踽踽的背影,却并不显得孤单。她平淡而坚定的语气和对未知却明确的终点的渴望是对知性的最美映照。
  2.一对父子光顾儿童区,他们从窗边走过,眼神停留在了一本绘本上。父亲拿起绘本,翻开了扉页,皱眉,随即又翻了几页,合上。他向前走了几步,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再次拿起一本绘本翻阅时,店员从旁边走过,“对不起,可以帮忙我吗?”原来,这是一位日本客人。父亲想要为孩子讲故事,可是中文能力还有所欠缺,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需要帮忙。店员把绘本的内容大致讲完后,父亲道谢,店员转身准备离开。接着,父亲蹲下身子开始为孩子讲解,用日语。阳光洒过窗边照进屋里,父亲小心翼翼又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着故事,那应该是最温柔的一个下午了。
  Q:有没有哪个你去过的书店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A:我去过很多书店,印象比较深的有代官山茑屋、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还有伦敦马里波恩大街的DAUNT BOOKS等。去莎士比亚书店那会儿是2013年吧,我还记得当时在二楼玩了一小时店里的猫咪。
  Q:你觉得你心中理想的书店是什么样的?
  A:有丰富的好书、有醇香的咖啡、有动听的音乐、有好听的讲座和有意义的活动、有面带微笑的店员等等。是一个很有温度,很有生活气息的一个空间吧。Page One就是我理想中的书店的样子吧,但我们还在努力提高中。
  Q:你觉得实体书店的未来会在哪?你觉得实体书店会消失吗?或者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存在?
  A:近些年实体书店的发展速度很快,各个商业地产也把书店当成了标配,热度持续高涨。我觉得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冷静,去找好自己的定位,要更加有耐心和恒心,注重细节,精雕细琢地去做一家书店。实体书店是有未来的,我觉得并不会消失,就像大家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纸质书会不会因为电子书的出现而消亡一样,我个人认为不会。


模范书局
沧桑老男人的书房



  “最美的瞬间应该就是你初见到模范书局诗空间的时候,那种惊艳,来自于书店,是很难用语言去描述的,午后的时分,阳光斜斜地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那种美是静谧的,穿越时光的。”这是姜寻口中关于书店最美的一个瞬间。我大概明白那种感觉,在木制的巨大穹顶之下,你看着这些书堆叠到高处的样子,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撼和感动,确实难以言喻。我们常在问书店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想对于姜寻来说,它是所有爱书人的归宿,它是世外桃源,但是它更是一个历尽沧桑老男人的书房。


Q & A
Q=《北京青年》周刊

A=模范书局主理人姜寻


  Q:最开始是怎么建立的模范书局?
  A:开书店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理想,藏书应该算是我的一个爱好。之前做平面设计的时候,也是非常痴迷于书籍。所以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跟书籍相关的,做图书装帧设计、开设线装书坊、做私人雕版博物馆这些。在杨梅竹开设第一家书店完全是机缘巧合,我在十几年之前曾收藏了一本民国年间的书目,书目的右下角写着“北平杨梅竹斜街”,于是我当时就想把这本书目继续放到这条街上,然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的第一家书店在2014年开业了。
  Q:模范书局的名字有什么样的含义在里面?
  A:活字为“模”,盛器为“范”,“模”与“范”是古代活字印刷术的进步生产力,承载着中华图书文化产业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记忆,当然也可以想成是“模范”也没有问题。
Q:你们希望这家书店可以向大家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理念?
  A:开书店一直都是我的一个理想。模范书局从杨梅竹斜街开业以来成为京城之内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很多人从最初的民国建筑开始认识我们,直到天桥艺术中心、金融街购物中心以及现在诗空间教堂店,相信很多的读者都见过很多的书店,但是来到模范书局依然会感觉到与众不同,这就是我们想要传达的,模范书局其实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书籍买手店,很像是一个历尽沧桑老男人的书房。
  Q: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着你一直在做书店?
  A:一家书店如何去经营,是我们想要去探讨的问题。书店生存,包括实体店的生存其实是很现实的,我们去任何一家获得成功的书店都会发现,靠卖书已经完全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书店的衍生品可以支撑到我们日常的现金流。我最初做线装书坊,做图书设计,发现完全赚不到钱,包括我们之前做的雕版博物馆,开书店是给了我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知道、认识到现在依然有人坚持在做书店这件事情。
  我觉得唯一可以支撑我的就是对于书籍的热爱,这让
  我得以支撑到了今天。
  Q:你认为模范书局区别于其他书店的特点是什么?
  A:我们的定位是独立书店。在我眼中,不做标准化的书店是我对模范书局的要求,我们现在拥有四家书局,全部都在西城区,前门、天桥、金融街跟佟麟阁路,基本上每1.5公里就会有一家模范书局。前门店是我们的第一家店,一栋民国小楼,我们楼上作为工坊来使用;天桥艺术中心的店则是偏向于亲子以及戏剧方面;金融街购物中心店则是拥有更多的文创设计以及展览;新店从名称上就很好理解,模范书局+诗空间,作为开在教堂里的书店,我们会以雕版跟诗歌为特色。
  Q:模范书局最近又开设了一个诗空间,关于这间书店的设想是什么?
  A:能将百年的教会建筑改造成书店,其实真的是奇缘巧合。最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家创始店在北京西城区的杨梅竹斜街,那同样是一栋老建筑,始建于清末民初,所以模范书局从最初就是想通过将老房子的新生来表达我们的理念。我本身喜好藏书,所以第一家店开始的时候,我就将我所藏的民国书籍以及民国年间所有的家私以及老物件悉数布置到那间书店中,哪怕是一个台灯都是来自于民国。
  Q:你觉得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大家走进一家书店?
  A:总有些人会喜欢在书店里买书的,比如说我们的教堂店应该是全国首家在百年老教堂里开设的书店,很多人应该会有些好奇,我指的并不仅仅是网红们的打卡拍照,而是真正想来买书的人。如果没有人来实体书店,估计书店业早已不存在了。
  Q:信息化的时代里,你觉得纸质书的意义是什么?
  A:我家到现在都没有一台Kindel,对我而言,并不是我不与时俱进,而是作为一个实体书店从业人员,我希望由我自己做起,依然坚持纸本阅读。碎片化的时间,人们都会用在玩手机上,这是一个观念上的回归。比如我的女儿,我们依然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这是持之以恒的事情。同样在我的天桥店中,有很多的小朋友们,平时跑跑闹闹的,但是到了书店都会很安静地开始读书。
  Q:可能书店现在承载的并不只是卖书的角色,它也会销售很多附属的产品,对于这个情况你是怎么看的?
  A:对实体书店从业人员而言,我们希望这间书店可以良性运转下去。对于书店行业而言,真的是举步维艰的,太多人沉迷于网络或者手机,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更希望的是人们可以开始重新回归到阅读。我们需要生存,当然生存的压力非常艰巨。如果没有人买书,大家只是拍照片发朋友圈的话,那书店就真的存活不下去的。我们五年前开的第一家书店就是“网红”,对于这家诗空间来说肯定也会是“爆款”,但我真的希望有些人可以慕名而来,却真正地开始爱上阅读,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心愿。
  Q:在书店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书店最美的一瞬间是什么时候?
  A:很多有趣的事情。最美的瞬间应该就是你初见到诗空间的时候,那种惊艳,来自于书店,是很难用语言去描述的,午后的时分,阳光斜斜地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那种美是静谧的,穿越时光的。而我们很庆幸可以真正地参与其中。
  Q:有没有哪个你去过的书店给你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
  A:太多了,每到一个国家或是城市,我都会去探访当地的书店。比如在斯德哥尔摩,有一家没有任何招牌以及Logo的书店,基本上就是预约制,必须由熟客来帮忙约店主的时间,往往第一次造访他会跟你聊天,知道你来自于哪里,之后再根据你的喜好来选书。那一次我在那个城市待了两周时间,那家书店我去了三次,每一次都能在那里碰到北欧的藏书家、图书装帧设计师还有出版家。
  Q:你觉得你心中理想的书店是什么样的?

  A:应该就是我现在每家书店的样子,在时光里一点点沉淀,可以给人思考以及安静的力量。一家书店重要的不是他卖什么书,而是他不卖什么书。我们期望是重生的力量,续写中华圣公会教堂的历史是我现阶段想要去完成的。我们期望的是,把她做成世界最美的书店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会做更多的活动,比如签售、沙龙、展览,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近书店,同样还会有各种的手工、手作以及生活方式的课程,让人们真的可以在书店里感受到更多……



模范书局


  作为城内的独立书店必须拥有独树一帜的特质所在,不做标准化书店,区别于所有类型化书店的独立书店是模范书局的初衷。近五年时间,模范书局完成了作为一家独立书店的华丽蜕变,2014年在杨梅竹斜街一家民国年间的老建筑内崭露头角,2017年及2018年,稳扎稳打带来了天桥艺术中心以及金融街购物中心两家阅读空间,就在2019年的春天,又迎来了模范书局+诗空间的灿烂新生。


言YAN BOOKS
做一个城市的前言


  不久前,言YAN BOOKS举办了自己的三周年纪念,对于一个书店来说三年真的足够长了。让主理人闫胜永没有想到的是纪念日当天有很多他并不认识的人,带着礼物自发来到了书店,他说:“虽然知道我们书店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至少这个书店在某些人的生活里是有一定地位的,这是我很欣慰的一点。”而这一切也让他想到了书店开业的第一天,一切都很像,但是一切却又悄然不同了。不过,就像是言的其中一个含义前言那样,这只是一本书的前言,一段故事的开始,未来它还将书写更多的故事。


Q & A
Q=《北京青年》周刊

A=言YAN BOOKS主理人闫胜永


  Q:最开始是怎么建立的这个书店?
  A:开书店之前我一直是在从事发行的工作,但是并不面对终端的读者,而是把书卖给图书馆、博物馆和书店。但是在这过程中你卖的每一本书最终的消费者还是终端的读者,我觉得能够了解读者的反馈对我来说是更有意义的一件事,而且做发行慢慢你会觉得这是一门生意,很枯燥。2016年的时候北京还没有什么独立书店,但是当时就觉得北京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并且整个文化的氛围很好,我想没有这样一间书店其实是有点可惜的。既然自己有这样的专业背景,可能做起来会比较容易,于是就开了这间书店。
  Q:言这个名字有什么样的含义在里面?
  A:最开始想的是书的前言,因为每一本书的前言都是在阐述它的意义,当时觉得这两个字很简洁。到最后我们确定了只用一个“言”字,是希望这个书店可以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言也代表着发声、传播的意思。这也是我们想传递的一种理念,精选世界各地的书,来传播这些国内外好的文化观点。
  Q:对于言书店你觉得最自豪的一点是什么?
  A:我们可以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被我们的读者所认可,这是非常难得的,这就像是咖啡馆或者酒吧一样,它们也都会有自己的顾客群体。而且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书店一直在进步,有时候我会翻我们2016年刚开业时候的照片,其实从书的丰富度上我们也有很大的变化。
  Q:你觉得现在是什么样的原因驱使大家走进一家书店?
  A:其实我们书店定位的顾客群体不是特别大众,但是我们也有分析大家来书店的原因。可能有些人是抱着某些专业需求的,他们的职业是需要他们不断进步,开阔眼界的,那他们就会来书店。另外一部分就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在一些更注重生活品质的国家,逛书店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是看电影一样自然而然。但是可能在北京大家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难静下心去享受生活,所以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这间书店慢慢地让逛书店变成大家的生活方式。
  Q:你认为书店在一个城市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或者说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A:我觉得算是一个文化的缩影,比如说你是一个游客,你到了这个城市的书店,你就会有一个大概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这个城市的书店传递给你的印象也一定是这个城市的印象。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的书店可以承载更多,我们日常也会承载一些文艺活动和讲座,我希望这里可以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
Q:在书店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你觉得这个书店最美的一瞬间是什么时候?
  A:我对有一个瞬间是特别开心的,就是我不认识的人挤满了那个书架在翻阅图书的瞬间,我手机里记录过两三次这样的瞬间,有时候是晚上,有时候是白天,其实我对那些形式感的满意并不是很敏感,反而会更在意这种日常的瞬间,能看见大家坐在这个书店里很认真地看书,我就觉得很开心。
  Q:你觉得实体书店的未来会在哪?你觉得实体书店会消失吗?或者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存在?
  A:我觉得现在是书店很好的一个未来的开始,因为从政策层面来说是在鼓励大家开书店的,从大的文化领域来说,书店是一个入口,通过书店可以让普通的民众快速地去获取知识。到了现在,书店已经不是很难存活了,但是我觉得未来书店可能会需要细分,这就要看大家对于读者的理解和文化的理解了。我们需要综合类的书店,但是我也更愿意看见小的形形色色的精品书店。


言YAN BOOKS

  是一家以精选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艺术、时尚、设计、生活美学等出版物为主的独立书店。并定期举办设计、绘画、手工艺等相关活动和展览。汇聚、传播来自全球优秀出版文化,为都市里从业者及艺术、设计爱好者提供及时新鲜的文化资讯,建立情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