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宅家生活指南
宅家生活指南
时间:2025-01-23 14:45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康荦 韩文苑 设计 崔洪洋




  在中国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周遭的喜庆氛围越来越浓。在这个热闹的节日,能够宅在家中,让疲惫的身心好好休息,似乎是很多职场人所期待的事情。当我们提到宅家的时候,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场景是关起房门,静静地享受整个世界。这种感受来自于自我的内在空间。与时间、身心共处,耳边播放一首喜爱的歌曲,归纳整理房间,复制一道自己吃过的最爱的菜品,翻阅一本喜欢的书籍,让被子晒太阳,留存下阳光的味道……这些都是宅家独处的方式。
  “宅”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是“老派”还是享乐派抑或是自成一派?作家洪爱珠在《老派少女购物路线》记录下母亲给予她的丰盛饮食与饱满日常生活,从厨房小物到人间菜场,回忆与脚步重叠,展现出老台北的人情风土。而享乐派美学生活家叶怡兰又一力作《日日三餐》,记录自家三餐的厨房日志,随意翻开一页,将书中的美食放进现实生活,又是一次完美的自我疗愈。此外,我们还准备了新剧综、纪录片和待播的剧集,以供消遣。翻开这份宅家生活指南,让每一个与自我相处的时刻都充满愉悦吧!

在家吃饭重新生活
享乐派的私厨秘籍


资料提供  未读


  全民外卖的时代,在家吃饭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节奏。继《家的模样》之后,享乐派美学生活家叶怡兰又一力作《日日三餐》,记录自家三餐的厨房日志,书中以饮食日记的形式展现享乐派美学家的生活态度和精致的日常。大到名厨料理法门,小至随手混煮,作者将自己长年钻研餐酒、茶饮、食材的独家风味搭配诀窍,家常材料的成菜概念,季节食材的料理方式,按人均主题准备家宴,厨事经验和独门技巧全都用心记录在册。从认真打理三餐开始,感受有滋有味的居家生活美学,开启自己的享乐之旅。



在家里吃,舒服多了!


  坦白说,煮妇生涯二十几载,我从不曾认为自己“很会做菜”。所以,每有人如是夸奖,我都必然反射般回答:“不不不,我不算会做菜,只是‘喜欢做菜’而已。”……到最近,即连自己是否真如想象中那么喜欢做菜,竟也渐渐开始动摇……毕竟,长期从事饮食研究与写作工作,身历眼见口尝名厨身手绝顶华肴无数,加之身边太多备受赞誉厨艺高手朋友,太知晓“很会做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绝不是我这既非名门自小养成熏陶,更无代代相承家厨锻炼,纯粹自行摸索半路出家之三脚猫功夫能攀配的。
  至于“喜欢做菜”,说真的也差得远了。一来工作太忙无暇他顾,二来生性不爱繁琐,一站上厨台,满脑子全是如何躲懒省力偷工,从不耐烦细细修习、琢磨、精进厨艺刀工技法,更遑论菜式钻研。
  甚至,年少时初学厨之际的三分钟热度一过,连时间都锱铢必较不愿多耗,午餐超过十分钟、晚餐三四十分钟便嫌太久太费事,对想方设法如何同步多工、倍增效率的兴趣反而大得多。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对美味的执着追求、沉迷耽溺,却绝对一往无前火般炽热,年年月月日日季季时时刻刻少有懈怠。
  是的。我之所以心甘情愿日日亲手操持三餐,且还纵情乐于此中,原因无他,挑嘴而已。
  “在家里吃,舒服多了!”——咱家另一半常常挂在嘴上的话,也是我的长年心情写照。
  这“舒服”,可不只环境与氛围,更关键是“合味”。
  天生爱吃重吃,加之工作上的多年陶冶涵泳,对于饮食一年年越来越难敷衍迁就,执着坚持每一顿、每一口都必得吃得合心合意,合乎此刻味蕾心灵生理渴望欲求。
  偶尔上美食级餐厅小馆小吃打牙祭兼观察取材除外,特别常日三餐,对我而言,绝不单单只是果腹生存之必要,更是滔滔人世奔忙生活里的安顿依归与喜乐源泉,非得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全念面对不可。
  所以,食材必得当令优质上选,调味尽可能天然无添加无负担,烹法清简但必得实实在在有滋有味,菜色——这是最棘手的部分,从来吃饭最是怕腻,一道菜吃过后别说隔餐、几个月都不想再相见,遂非得日日顿顿都有多端变化、一点不重复才好……



  叶怡兰
  出生于台湾台南。台湾《Yilan美食生活玩家》网站站主、“Pekoe食品杂货铺”创办人。

  很早就决定以“享乐”为终身职志,并坚持相信,真正的“享乐”,不是短暂的炫惑声色之娱,也不是一味金钱或地位的堆积;而是需得认真地涉猎、深度地累积,需得花些时间花些功夫,方能从心灵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每一种感官,都真真切切长长久久地感到喜悦与欢愉。著有《红茶经》《家的模样》《好日好旅行》《终于尝到真滋味》《隐居·在旅馆》《极致之味》《享乐·旅馆》《寻味·红茶》《享乐,旅行的完成式》《玩味》《Yilan’s幸福杂货铺》等书。

在生活中发挥能量
“老派”的生活哲学

资料提供  理想国


  老派,是一种生存之道。在人人渴望前卫新潮的世代,不妨老派一点。“老派”并非守旧,而是教养与人情、是独立而不张扬,是“急不得”的生活态度,是前人的生存智慧。《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是作家洪爱珠首部散文著作。母亲病逝后,她将绵长思念化作珍珠化石般晶莹剔透的文字,记录下母亲给予她的丰盛饮食与饱满日常生活,从厨房小物到人间菜场,从粥面粉饭到异乡茶食。她回忆与母亲一起,叠印外婆脚步,加以近年发现的店铺,组成老派购物路线。老食、老物、老铺、老市场,是回返时间的甬道,是追寻记忆的线索。以饮食忆往寄情,厨房的烟火、家族情感的绵延、老台北的人情风土皆在她的文字里收拢得浓淡合宜。以下文字摘自本书的序言部分。




  论菜色。洪爱珠的“卤肉”,大伙也可讨论讨论。
  也送一本给王嘉平。他平日做意大利菜,但从Solo Pasta脱下围裙,常想的,是台菜。我有一次和他闲聊:“卤肉饭的卤肉是红烧,可不可以做成白烧?”我又说:“改天到我家,车子在楼下暂停,快速吃一碗白烧的卤肉饭,然后下楼出门!”洪爱珠这本书,嘉平绝对派得上用场。
  哇,可送的人太多了。
  日本的是枝裕和导演,最喜凝视侯孝贤电影。他早些年的《横山家之味》,婆媳一起在厨房做菜,镜头美矣,情景郁矣;台湾家庭饭桌,何尝逊色?然不多见诸笔墨。这本《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是写台湾家中饭桌菜极好极动人的一本书。
  洪爱珠这本书,说是写吃饭,也更是写家人。说是写饮食的审美,也更是写人生的句点逗点。说是写世道家园风俗之返视,也更是写自己怀亲从而修心养爱的过程。

 文舒国治
  我甚少为出书写序。
  甚少为人,也甚少为己。
  远流编辑寄来书稿,一看作者,洪爱珠,她不是做设计的吗?怎么也写书了?
  本想搁个几天,翻上几页,然后找个理由推掉。
  不想几页翻过,竟然直往下看。一下看了几十页,心中生出一念:“待书出了,我要买一二十本送人!”
  最先想到要送的,是侯孝贤导演。他爱拍大家庭围桌吃饭。并且侯导绝对乐意享受日常饭菜的气息。而这本书,奇怪,充满了台湾的“家居吃饭史”。再来,这本书流露了简单又平静的镜头。于是,侯导也或许可以倚在墙边,平静地看上一眼别人家平淡的摆镜角度。
  再想送的,是关传雍。他是近八十岁的室内设计大师,每一两天还自己做点吃的。固然是喂饱肚子,但同时在弄菜时还可享受一点创作。他小时家中吃的是安徽菜,在国外时学做了西菜,而他近二十年似乎对东南亚的“露天版吃饭法”(我用的比喻字)极有兴趣;洪爱珠书中讲泰国菜、马华潮汕菜、香料捣钵,皆是关哥最爱的厨房“家家酒”。我一定要送他这书。
  还要送给何奕佳。她爱台湾老家庭菜。她素知有些家族富裕了,吃的还是祖母曾祖母农业社会年代的围桌饭菜,只是自此做得更精美丰备罢了。她主持的“山海楼”,或许可以参酌洪妈妈的某些老料理。比方说,羊肉汤里那一截甘蔗头?
  也要送一本给徐仲。他每天都在考察食材,也要和他顾问的“欣叶”厨师们讨




  洪爱珠

  本名洪于珺。1983年生,新北市五股人。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毕业。平面设计工作者,工余从事写作,以记旧时日、家常吃食与经过之人。曾获台北文学奖首奖、林荣三文学奖、钟肇政文学奖。《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出版后荣获多项大奖:台湾文学金典奖、Openbook好书奖·年度中文创作、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博客来年度阅读报告·中文创作TOP1等。并已售出多国版权。


春节宅家,你还可以看这些剧综——


  最近有不少新剧综、纪录片和待播的剧集值得推荐,不管你是想陪爸妈追剧拉近距离,还是窝在房间里躲客人,或者在聚会社交中有谈资,总有一部适合你。


《风中的火焰》




  2003年,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矿业小镇迎来了最后的动迁。一具被焚烧的女尸出现在警局门前,死状和10年前一起恶性案件极为相似。小镇几乎被遗忘的罪恶往事是否会再次被掘出,风继续吹,重现的除了真相,还有唏嘘的悲剧和无法重来的人生。


《白月梵星》




  凡人少女白烁(白鹿饰)自小寻仙问道,在意外结识极域妖王梵樾(敖瑞鹏饰)后,二人共同踏上开启上古神物无念石之路,为集齐“爱恨杀贪善”五念,二人一路携手斗邪怪、除恶妖,从互相利用到互生爱意、双向奔赴,甜虐交织,成长励志。


《无所畏惧2》




  罗英子、邱华和夏舒被良诚律师所一起扫地出门,而陈硕却为了接近罗英子跳槽到良诚所。三个女生面对充满荆棘的前路,为了生存,三人自立门户开起了律所,她们再次携手起航,开启无畏新篇。


《一路繁花》‌




  跨龄旅行生活体验真人秀,超高国民度和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姐姐,组成大女主旅行团,携手两位青春洋溢的少年搭档,打破年龄局限,开启一场奇妙之旅,一场“追时间”的旅行。一路丈量繁华,一路绽放“繁花”。


《狂想之城》




  人文建筑类纪录片,主理人建筑师马岩松前往全球六座城市,和他的伙伴们:恩利、陈明昊、蔡国强、瓦格纳、陈冲,一起见证六座狂想之城敢于“不同”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气质,一同向世界和自己发问。


《一路前行》第二季




  环保公益纪实节目,胡歌、刘涛、陈龙携手刘诗诗、袁弘、林一、王昱珩、胡冰卿,在“科普向导”张辰亮的带领下,用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加深大众对自然、当地原住民以及自然保护工作者的认识,生动诠释“只有了解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会行动”的主题。


《风味人间5·香料传奇》

“香料视角”扩容“风味宇宙”


文  韩哈哈




  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5·香料传奇》探秘香料原产地,寻香大千世界,讲述在全球化浪潮下,香料如何影响世界,并成为地域美食的个性标签。作为本季影片的slogan,“味有暗香来”的立意也贯穿节目终始,为观众展示香料背后的情绪共鸣,以全新的视角发现和欣赏隐藏日常生活中的“馨香记忆”。
  作为“风味”IP的最新力作,《风味人间5·香料传奇》首次聚焦香料题材,通过七集的篇章,为观众呈现个性鲜明的香料世界,带来视听结合的感官体验。《小粒英雄》《辣椒崛起》《花叶奇缘》《秘香寻踪》《果味迷宫》《葱蒜之交》《问香何处》七大主题,不仅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辣椒、葱姜蒜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调味,也将放眼全球探索调香的边界,跟随香料的流转、迁徙、征服、融合,从全球视野看中国饮食的独特性。
  关于《风味人间5·香料传奇》香料作为主角的题材聚焦,陈晓卿在会上分享:“香料题材实际只是改变了一个叙述的切口,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食物本身,其实香料的到来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有趣,我们想讲一个闻得见的故事。”借助香料这一在美食料理背后隐形力量的全新视角,本季节目也希望能与观众一起关注平凡生活中的隐藏英雄。
  香料不仅赋予了美食风味层次的灵魂,更承载着地理、历史和人类交流的文化密码,以独特的气味讲述着穿越时间与地域的故事,为美食注入了无可替代的深度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