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人物摄影 李英武 美编 崔洪洋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一颗炽热的星球在太阳星云的孕育下,历经46亿年漫长演化和无数次地质变迁,最终化作我们如今的蔚蓝家园——宜居的地球。地质学如同钥匙,解锁了地球演变的密码,引领我们探寻地下的宝藏,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邱昆峰正是投身于此的一名青年地质工作者。他聚焦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成因与勘查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争做科技创新排头兵,勇当找矿突破先行军,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致力于科教融合、教学相长,忠任立德树人践行者,肩负文化传承弘扬者,解密岩石地层中的故事,挖掘矿石矿床里的秘密。以山川为师,以矿藏为友,邱昆峰一直永葆初心追逐地质之梦。
成就源于热爱
“热爱”是与邱昆峰聊天中的高频词汇,他与地质学的结缘便源于热爱之初心。邱昆峰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地质学专业,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导师邓军院士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专注于战略性矿产成因与勘查研究,随后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留校任教至今,目前已经成为一名二级教授。
邱昆峰的学术之旅也延伸至海外,他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先后开展博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这些海外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也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国际合作基础。
邱昆峰深知地球科学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牢记科技创新是矿产勘查产业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他和团队把握地球科学研究新方向,向地球深部进军,以关键科学问题为靶向,联用多尺度多维度构造解析、非传统同位素、数值模拟、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太赫兹时域光谱、第一性原理计算等多学科方法,开展精细成矿过程研究,在金、锑、稀有稀土等关键金属矿床成因与勘查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十余年的努力,邱昆峰带领团队立足甘肃高原高海拔草甸覆盖区,诠释了碰撞造山带金锑来源与循环过程,建立“浅成造山型金锑分异成矿”新模式,填补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过程国际研究空白;聚焦中国东部金、稀有稀土成矿带,揭示了俯冲带金、稀有稀土圈层循环机理,提出“岩石圈地幔多期俯冲交代成矿”新理论,支撑建立胶东型金矿床新模型。此外,邱昆峰还建立了全球首个石英微量元素高精度机器学习分类器、开放共享的微量元素大数据平台和太赫兹光谱数据库,为地质勘探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工具。
基于长期的野外地质调查,邱昆峰所在团队与生产单位合作,将“差应力岩石破裂成矿”和“负花状构造控矿”研究成果应用于矿产勘查,在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床、山东省玲珑金矿床等圈定有效靶区并发现新矿体,为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邱昆峰先后获得强国青年科学家、北京青年榜样、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等荣誉,并入选了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他在地质学界和社会服务中所作贡献的肯定。面对学界的认可,邱昆峰一直坚持告诉我们,“独行快,众行远”,这些许进步均离不开导师邓军院士和团队的指导与帮助,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教融合、教学相长
如今,邱昆峰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第一次”永远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体验。在海拔-800米以下的金矿采矿坑道中,为期47天的那次野外工作经历,至今想来,与其说是一种难忘的感受,不如说是一颗扎根于内心的科研种子终于绽放。
在这次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邱昆峰在导师邓军院士的带领下,与团队一同攻克山东金矿深部找矿和成矿规律的难题,他回忆道:“最初的两天充满了兴奋,随后便迎来了重重挑战。第一次的野外实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就像踏入一个全新的学科和领域,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断探索和积累。当我们看到一些微小的成果时,这些成就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我们的信心,并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决心。”最终,整个团队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这种认可增强了邱昆峰内心对地质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一次的野外经历让邱昆峰感悟颇深,“不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所以,我很理解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他们需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与坚守,筑梦、逐梦都要一步一个脚印。”
在教学方面,邱昆峰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科教融合、教学相长。他参与讲授了国家线下一流课程、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了北京市高教学会重点项目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构建学术第二课堂、建立战略矿产实践基地,搭建产学研科普转化平台,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处理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时,您是如何进行时间的管理和分配的呢?是否需要时间进行自我调节?”面对这个问题,邱昆峰立刻回答:“我觉得没有啥特别好的平衡方式,其实就是多花时间多投入。因此现在就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如果每天再给我几个小时,我觉得可能也能用起来!”他继续补充道,“我从来没觉得搞科研累,也没觉得跑野外累。其实各个行业都很辛苦,于个人而言,热爱很重要,然后就是花时间,踏踏实实去做,能力就会慢慢得到积累。”
采访结束时临近晚上九点,但邱昆峰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疲倦,他快速收拾好物品、道别,再次赶去下一个行程。
对话邱昆峰:
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建设宜居地球
Q:地质学在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中有哪些重要价值?
A:地质学中的反演法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问题时的有效
手段,也就是“将今论古”。就是说,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在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我们去讨论它的意义是更好地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建设宜居地球。
Q:如何看待地质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A:大家可能关注的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者关系问题。事实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举例来说,在我国一些西南地区,由于地质作用,土壤和流域中的砷、汞含量较高。针对这些地区的矿产进行绿色勘查、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之后,不但不会加剧环境污染,还可以科学控制原本就对生活有影响的金属污染。矿业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破过去的低水平开采模式,实现“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多矿种综合高值利用”。这需要年轻的矿业工作者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勘探技能,以更高效、更精准、更绿色的方式利用矿产资源。
Q:如何看待国际合作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A:第一,国际合作对于提升学术水平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手段和理论方面常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合作交流可以促进我们学术进步。第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需要了解别人,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三,国际合作也为青年学者走上国际舞台提供了重要机遇,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青年声音有助于提升科技自信和文化自信。第四,高质量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学科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进而促进我们服务社会、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能力。
Q:目前有哪些现代科技手段已经运用到地质学研究当中?
A:过去我们常说地质学五大件是地质锤、罗盘、放大镜、野外记录簿加草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地质学也得到了新的加持,例如,无人机搭载高光谱成像仪可以进行岩心的扫描,类似于人体做CT扫描,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信息。此外,利用机器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数据驱动来发现科学问题,从而实现地质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在效率、精度和准度等方面,现代科技手段对地质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助力。
寓教于乐的地质学
Q:地质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A:一提到地质学,大家往往会想到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这也是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训。然而,这句校训的内涵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吃苦不吃苦,耐劳不耐劳”并非只与所从事的行业相关,而更取决于个人对事业的投入态度。表面上看,地质学的学习和实践能够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能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地球奥秘,这可能是其他许多学科所缺乏的特质。
Q:地质学是如何寓教于乐的呢?
A:我很喜欢野外工作。这不仅仅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更是每个人与大自然深入接触的机会。当你每天身处于大自然,与岩石矿石打交道的时候,总会觉得与地球46亿年的演化历史相比,人类的历史显得很渺小,这样的体验就会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更重要的是,野外地质工作印证了实践出真知,我想这也是地质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Q:你对现在年轻的地质学研究者有哪些建议或者鼓励?
A:我觉得是要分阶段来给建议。在科研的早期阶段,不管是博士生、博士后还是青年科技工作者,都需要经历“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可以形容为“独行快,众行远”。当自身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后,就要主动和善于开展团队协作,参与到有组织科研工作,探索交叉学科,不断地实现自我迭代。第三个阶段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这个
阶段需要保持初心,不断创新,稳健前行。总的来说,最后还是要踏踏实实做科研,耐得住寂寞。说起来就又要回到第一阶段了,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个闭环。
Q:分享一下对未来地质学教育的看法?
A:首先,推动加强地质学或者地球科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普及很重要。地球科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十分适合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更为深层的科普教育,以培养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我们生存的地球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同样如此。人工智能赋能地学教育与科研是一个重要的待发展的领域,需要更多的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关注和投入。
邱昆峰
1986年生,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行政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会士。主要从事金锑稀有稀土等战略性矿产成因与勘查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和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论文125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logy、SEG Special Publication、Tectonic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Economic Geology、American Mineralogist、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等SCI期刊发表论文68篇,8篇入选ESI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担任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亚洲主席、Ore Geology Reviews和《地学前缘》副主编、Geoscience Frontiers和《矿床地质》编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北京科协国际合作与对外联络委员会委员、北京学联副秘书长、北京海淀青联教育界别副主任等。获强国青年科学家、北京青年榜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和一等奖。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