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 > 孙峥 以生态理念描绘城市生活
孙峥 以生态理念描绘城市生活
时间:2024-04-04 09:07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韩文苑 人物摄影 解飞 场地提供 畈畈畈农场 美编 崔洪洋




  北京的初春万物复苏,孙峥与我们一起走进北京顺义的首家碳中和主题生活示范农场——畈畈畈农场。作为一名建筑师和环境规划师,他以这家生态农园为出发点,谈到对低碳生活、生态城市的理解以及自己的从业之路。孙峥凭借其建筑和景观等多专业背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技术,因地制宜地结合区域背景、政策和经济情况打造生态友好城市。他用20余年的工作历程,践行“用设计将可持续的生态理念融入生活”。
  “建筑多是从外往里看,而我的建筑是从里往外感受,当我们习惯感知空间的时候,就是在感受生活。”

“零碳农场”与“韧性城市”


  畈畈畈农场中,在种满迷迭香、罗勒、薄荷等植物的园林旁,铺有一片软软的木屑地面。这样的设计难道仅仅是为了装饰?实际上,木屑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在大众认知中,木屑往往作为加工废料出现,但它的吸水性可以调节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防止土壤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尤其在北方地区,每遇风沙季节,木屑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帮助农场抗击极端环境,更好地进行自我运行。
  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如同“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一样,“木屑”这个简单的材料只是偌大农场自我调节中的一个小小链条,孙峥与其团队一起参与了农场的整体环境规划,将可持续的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到农场的实际情况中,创造出一个“零碳农场”。
  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既是建筑师又是环境规划师的孙峥,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心境打磨着每一个项目。“我们希望能够让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同时增加城市韧性,也就是强调城市在面临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孙峥说,“如今大家提及的‘韧性城市’其实是一个多维度概念。例如,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的新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城市对抗旱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因素就是一个‘韧性城市’话题的范畴。”
  近10年的留德工作经历和20年的实践经验,孙峥对环境规划和宜居城市有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在孙峥看来,城市发展的“韧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维度来讨论,他用一些简单的举例将这个理念讲述得十分清晰。
  “尽力消除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强烈的代际感,这是人居韧性;在遇到百年一遇的水灾时,城市排水系统是否能够负重前行,这是安全韧性;未来,城市会从绿化量过渡到野生动物数量的比拼中,由此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这是城市的生态韧性;最后,未来的城市一定是可以容纳不同人群的各种生活方式的,这种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就是生活韧性。”
  从以上维度中不难发现,城市韧性最终的关注焦点离不开对“人”的关注。起初,在本科阶段读完环境艺术专业后,孙峥一直觉得,环境和艺术似乎在讨论美,后来他否定了自己的观点,在之后不断的深造中产生了全新的认知,“环境规划与设计实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用设计在解决衣食住行甚至是社会问题,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整体空间逻辑中。”
  孙峥喜欢观察人,漫步在不同城市的时候,他最喜欢逛菜市场,在烟火气中贴近当地人的生活。他说,“建筑多是从外往里看,而我的建筑是从里往外感受,当你习惯感知空间的时候,就是在感受生活。所以,我们最终解决的是关于空间的问题,城市里的人又是空间日常的主角。”
  小到栽花种树、盖房子,大到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又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孙峥的每一次全新探索都带着一个深远的愿景,更是他从业至今的动力源泉。他说,“我所从事的职业是需要一生去呵护的事业,但热爱必须是一块敲门砖。唯有热爱,方能始终。”




对话孙峥:
让建筑“变强壮”,“少吃药”


  Q:智能化的科技手段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可能性?
  A:其实,我们在做生态建筑或者低碳建筑时,首先要做好建筑维护体,让建筑“变强壮”,“少吃药”。第二是让建筑具有良好的机能,通过被动式方法优化空间质量。第三步再用主动式让建筑变得更聪明。聚焦到节能减碳这个话题,根据经验目前的智能系统可以达到约10%~15%的优化量。这个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实际上,上述三个方面都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让建筑更加低碳。
  Q: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人工智能像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博士生助手,但前提是我们要学会跟它共同协作。人工智能的交流成本很低,工作很高效。聚焦在建筑设计领域,我们在与AI的工作中,通常适用于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两部分。在人工智能提供的众多方案中,会不断地打开设计师的思路,我们在与其的互动中高效地推进工作。
  Q:人们对未来建筑空间会有哪些需求?
  A:随着城市主人的更新迭代,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肯定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特定在00后未来成为城市主人的场景下,建筑空间会面临新的需求与挑战。另外就是社会老龄化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占全国人口的15.4%。这标志着,我们已经置身一个中度老龄化的社会),我们这代人老去的时候,对空间的需求会变成什么?这同样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话题。

从“量”向“质”极度转化


 Q:城市规划有怎样的基本考量因素?
  A:首先就是本底规划,根据地区的最基本的特征。比如山川,河流与自然禀赋等等。第二就是超级韧性,通过考虑当地的特点、习俗文化、经济形态等等因素,完成一个综合的城市规划系统,以满足未来长时间的动态变化。
 Q:城市空间或是建筑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A:我们的空间需求会从“量”向“质”进行极度转化。例如美国的纽约,如今很普及的房屋类型其实就是公寓,四五十平米,小户型,但是位置是在城市中心,可以享受周边所有的配套。平日,你可以去中央公园散步健身,晚上还可以与朋友或者同事吃饭聊天,这些行为都可以在步行的区域内完成。所以,高价值空间一定是向大城市转移,大城市向核心区域转移。这些也就是城市高质量空间的流动趋势。
  如果讨论中国城市空间的话,各地的情况不同,因为中国的地域差异很大。但首先肯定是要增强城市韧性,第二提高城市的生态,第三是优化城市品质。在设计行业,我们都是需要用空间语言去解决社会问题,也希望未来的空间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的发展。
  Q:目前提倡的生态友好型建筑,对建筑师会提出怎样的要求?
  A:生态建筑学应该是建筑师的必修课。在思想意识层面,一定要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这个理念需要贯穿在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在中国3060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
 Q:在规划领域里面,大家当下会讨论哪些话题?
  A: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节点下,第一是实践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的问题,生态发展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根基。第二是如何将中国的城市从优秀带向卓越,提高城市品质与效能。这将是中国在完成高城市化率背景下品质发展的两个重要空间议题。
 孙峥
  新加坡筑土国际/ARCHILAND中国区总经理,设计董事,德国注册建筑师(BWAK),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江南大学建筑与环境设计系课程顾问,法国LISAA MBA中国区导师,德国BAUHAUS精英学院中国区导师等,并主持“水敏性创新设计”(waterscape innovation)中国区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