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个人作为个体降生到这个世界,关于自我的探索便从未停止。可以说,自我意识是个体全部内心世界的总和,也是人格的核心部分。而自我意识的成长,和个人的经历更为密切相关。因此,人类的复杂性便不言而喻了。随着诺兰导演的影片《奥本海默》进入院线,触发了这位原子弹之父的话题热度,更多人开始关注到他作为一个人类个
体的不同面向。同时,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玛丽亚·拉斯尼格最新个展在北京与观众见面,她开创性的“身体意识”绘画也将大家的关注点拉回自身,带领大家去寻求自身内在领域的探索。当站在历史聚光灯下的个体,记录自身的痕迹时,他们都留下了一本折射人类境况的寓言集,其现实意义一定是在不断地深化。
随着诺兰导演的影片《奥本海默》在院线热映,对于这位原子弹之父的讨论更是此起彼伏。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同名原著、普利策奖获奖传记作品《奥本海默传》,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同步推出。拨开历史的波澜壮阔,一个真实立体的奥本海默拥有着自己人生的专属颜色,《奥本海默传》译者汪冰、《奥本海默传》审校方在庆、《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以及著名影评人电子骑士(严蓬)的圆桌对谈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不同的视角来进一步走进奥本海默的人生。
《奥本海默传》
本书写作时间长达25年,参考了成千上万份文献记录,它们来自美国国内外的档案资料和个人收藏。同时参考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奥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以及联邦调查局在对奥本海默超过25年的监视活动中积累的数千页记录。奥本海默的故事不仅见证了过去,也关乎着现在,还提醒着未来。
以下内容来自于中信出版X万达电影X好集了“书上观影团”——现在、过去与未来《奥本海默》观影阅读暨影片导赏活动。
汪冰:在《奥本海默传》中有这样一件轶事,奥本海默在大学的时候非常用功,但是他会让所有人觉得他毫不用功,他会偷偷地努力不让别人发现,好让别人认为他的努力毫不费力。所以当你看到这些细节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是多么骄傲地在维护他天鹅的羽毛,哪怕他的脚在不停地划水,他也要表现出高傲不群的优雅。严蓬:科技能带来什么?我认为大家看了电影《奥本海默》和传记《奥本海默传》就能很清楚意识到,答案不是简单的正面或负面,需要拥抱它还是拒绝它,这就是奥本海默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所有人都要面对。我觉得这是诺兰特别有意思的点,他发掘了历史中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有着非常强烈的现实性,我们会跟他共鸣。我们可能没在奥本海默的位置上,没有那么大的责任。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跟这些问题相关,将来有可能需要你做出自己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你不能是无知的,不能说跟我没有关系。电影里面那么多人物都在发出不同的声音,奥本海默自己的态度也非常复杂,他支持使用原子弹,但是却反对氢弹的研究。这个问题在《奥本海默》里呈现,让观众考虑和探讨,这是诺兰提出的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如同阿郎老师刚才所说,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栖息于身体之中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玛丽亚·拉斯尼格以开创性的“身体意识”绘画为人熟知。她着眼于身体带给自身的感受,而非形体外貌的描绘。“唯一真实的是我自己的感觉”,“而感觉就发生在我栖息的身体之中”,她如此说道。拉斯尼格艺术的动人之处在于其令人惊异的脆弱感。她将自己描摹成怪兽、机器,甚至是外星人,在画面中坦然展现了那些无从消解的焦虑与欲望。
一个快乐的“火星来客”
在拉斯尼格的作品《火星来客》(Happy Martian)中,她将自己想象为一名宇航员,一个快乐的“火星来客”,在画室中展开自己的内在探索之旅。她的画作致力于“描绘我(们)里里外外的变化过程”,凸显其作为一位女性、一名画家及一个生活在科技、文化、政治发展巨变中的个体,以及其所感知的自我与他人所看到的形象之间的割裂。这也是本次展览名称——“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的灵感来源。
在走进展览之前,我们不妨一起了解一下拉斯尼格的人生故事。早在二战期间,拉斯尼格就读于维也纳美术学院,之后返回奥地利南部,在家乡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至50年代初获取奖学金前往巴黎,并在1960年移居巴黎。自20世纪40年代末起,拉斯尼格开创了一种专注自我观察的绘画方法,这种被其称之为“身体意识”的概念试图从内心出发,描绘身体带给自身的感受,而非他人眼中的模样。
1968年,拉斯尼格迁往纽约,以寻求女性艺术家更好的发展机会。她在这座城市里学习、生活、创作超过10年,这期间转向具象表现绘画的创作,并且展开了电影实验。1980年,作为德语国家最早获得大学绘画教职的女性之一,拉斯尼格返回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内心世界与外部空间
聚焦本次展览“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众多展品在UCCA的新展厅和中展厅呈现。新展厅内的作品根据主题分为四个板块:在第一个空间内,展示了从拉斯尼格结合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的自我肖像,到艺术家对双人主题的描绘。而在下一空间内,无论是拉斯尼格对自我肖像与动物混合形态的探索,还是艺术家与动物的并置呈现,展现了其对动物形象的运用。受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质疑人与动物边界思考的影响,拉斯尼格在借助动物形态表达自我不同方面的同时,也在为受环境恶化威胁的生物发声。
新展厅内的其余两个板块呈现了拉斯尼格对“身体意识”的广泛研究。其中一个空间汇集了艺术家于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纸上绘画作品,通过拉斯尼格对声音、气味等感官的探索映射,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己头脑内空间的想象。这些素描有的为拉斯尼格将自己的思考拓展为大幅绘画提供了灵感,有些则因其引人入胜的直接性和亲切感而独自成画。此外,拉斯尼格还采用近乎经验主义,甚至准科学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针对身体研究的绘画作品。藉由描绘呈胚胎状的身体,创造有机与机械的混合体,借助内部器官的错位(如《有头脑的女士》,约1990-1999),拉斯尼格试图为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可见的外部世界构建联结。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玛丽亚·拉斯尼格于中国的首次个展——“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汇集拉斯尼格70余载艺术生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主题为线索,展现其基于开创性的自画像及其称之为“身体意识”的创作方法,在抽象与写实等多个领域的绘画探索。展期为2023年9月2日—2024年1月7日。
中展厅对作品的呈现并没有聚焦特定主题,而是将拉斯尼格晚年的作品与她几十年前的重要画作并列展出,步入晚年的拉斯尼格逐渐开始审视人类自身的死亡。其中,在拉斯尼格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女性力量》(1979)中,再次出现了气宇轩昂的裸体女人这一主题。在作品中,艺术家像超人一般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上昂首阔步。拉斯尼格对这幅作品获得成功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她与女性意识觉醒的微妙关系——对女性意识的觉醒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却又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仅被圈定为“女性艺术”。
拉斯尼格在画作中勇敢地揭露了自己的创伤、幻想与噩梦,记录下万千世界如何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其现实意义仍在不断地深化。以下内容整理自“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发布会现场。
田霏宇:拉斯尼格作为一位艺术家,她对整个艺术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安东尼雅·霍舍尔曼:我们对她的作品进行了很多研究。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她的艺术学习阶段。二战期间,她对维也纳的这段艺术学习经历以及接触到的艺术世界感到非常疲惫,所以,她决定向内探索。这对于她个人,也是对于整个艺术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