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一起跳舞
一起跳舞
时间:2024-06-27 10:06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康荦    张娜   部分摄影 解飞   设计 崔洪洋




  《500英里》囊括了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家。
  演员熊乃槿、艺术家王光乐、小娟&山谷小强……这些响亮的名字都被舞者陈梓豪聚集到一起,上演了一场《500英里》的戏剧。
  “这个剧囊括了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家,包括舞者、歌手、戏剧演员。当近距离在看排练的时候,对于我这种表达和呈现可以分离的画家来说,他们的表现力让我大为震撼。”艺术家王光乐说。
  “停留的人总想离开,远行的人又总想回去,我们在幻觉的迷宫中来来往往,故乡也罢、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无不如此。”导演陈梓豪说。
  “每当我们彼此相见,都因为这部作品而感觉更加亲近,彼此之间流动着爱,传递着《500英里》的情怀,也分享着我们各自的故事。”演员熊乃槿说。



熊乃槿
绽放自己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变化。我变得更加勇敢,热衷于探索未知的自己,挖掘内在的潜力。”
  作为一个慢热的人,熊乃槿几乎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踏上了这《500英里》的旅程。在演出中,她需要与观众进行互动,包括横躺在舞台上,让陌生人近距离观察她的表演,甚至主动邀请他们与自己交流。
  熊乃槿在舞台上开始绽放自己,开始尽情跳舞——
  “在我的性格和习惯中,这样的开放和亲近是极为难得的。然而,正因为这部作品给我提供了一个在有限时间内真切展示自己的机会,我才得以突破自我,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只有真正将自己释放出来,才能发现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演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与历练。它如同《500英里》这部作品所寓意的那样,演员在其中经历着成长、和解与面对困境的挣扎。



对话熊乃槿:




  熊乃槿
  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4年凭借古装剧《问君能有几多愁》正式出道,主要影视作品包括《故梦》《诛仙青云志》《爵迹》《水浒传》《前任攻略》《冰与火的青春》《九河入海》等。除了演艺事业之外,熊乃槿还活跃于儿童慈善公益领域,通过实际行动和个人影响力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此同时,熊乃槿也与时尚、当代艺术、自然疗愈和美妆等行业深度合作,尝试探索泛文化领域内多元合作的可能性。她曾创办个人服装品牌Ms Xiong,担任《OK!》杂志客座美妆主编。近期也以艺术公益大使的身份积极推动美术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


  Q:你在《500英里》当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参与进来?
  A在《500英里》这部作品中,导演赋予了我一个深刻的象征——心脏,它寓意着因果的交织与循环。这个抽象的概念对我来说既神秘又引人入胜。鉴于我与导演陈梓豪多年的深厚友谊,他的舞剧和演出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因此,当他邀请我参与这次全新而冒险的尝试时,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当导演对我说:“放心,来了之后就交给我,信任我,我会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你”,这句话如同定心丸,让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次探索之旅。
  Q舞者可以用舞蹈的身体来表现情绪,传递信息,作为一个演员,演出又没有台词,你是怎样演绎的,怎样用你自己的身体传递讯息的?
  A在参与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我与陈梓豪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和难点,正如这部作品所展现的那样,人生在追求专注和纯粹时,总会遇到一些障碍。然而,我相信这些卡点正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契机。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我也经常面临类似的困境。现在,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将这部没有台词、没有剧本的音乐舞蹈剧场,融入我擅长的戏剧元素,让我的演员身份在其中得以充分展现,而不仅仅是一个过客或花瓶。
  舞者们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传递情感和故事,这种无需台词和剧本的纯粹表达,让我倍感压力。我身处其中,却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失去了方向的旅人,不知所措,仿佛失去了双臂。这些挑战虽然煎熬,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经历。
  随着排练的深入,我逐渐勾勒出整个作品的大框架。由于排练时间紧迫,我就在导演的指导下,努力将“因果”“心脏”这些元素融入其中,串联起整个作品。
 Q通过《500英里》你是否对表演这件事情有了新的理解以及开启?舞台演出的魅力在哪里?
  A在《500英里》这部作品的影响下,我意外地释放了自我,打开了心扉。我曾认为自己并非擅长融入集体的人,常常在群体中保持低调和害羞。然而,这部作品让我体验到了与集体生活的和谐共处,甚至能够自如地与刚认识的人交流。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经历。
  虽然我一直渴望冒险、探索并走出舒适圈,但很多时候这些经历只是我个人的内心感受。然而,通过《500英里》这部作品,我的朋友、观众以及我自己都亲眼见证了我的突破和冒险。
  就像我们表演,在镜头对着你,“action”那一刻,把自己完全释放出来。那些投入所有情绪跳舞的舞者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
  Q你的艺术梦想是怎样的?
  A我希望自己在离开世界的最后一刻,都在和艺术在一起,还有我热爱的表演以及一切与艺术相关的形式在我身边围绕。
  Q你表演中的力量感从何而来?你的力量源泉是怎样的?
  A舞台有无限的魅力,舞台充分打开了我的感知,在我最真实的感情之下给我带来松弛感,给我带来力量。



王光乐
舞蹈、音乐、表演、当代艺术

互为灵魂、皮肉、血液、表达


  《白盒子》是艺术家王光乐创作的独立的巨型装置作品,长18米宽12米,当时放置在798的露天公共广场上。
  在当代艺术圈,只要一提白盒子,大家就知道是指代画廊和美术馆。它的高度设置为成年人的肩高,你说它是个迷宫吧,进入曲径的人又可以露出头来找到方向。这个装置本来是一个舞台的隐喻,进入的人就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它代表着从日常跨入非日常的场景,也就是从一个现实世界跨入一个语言世界,艺术家要表达的正是这一重世界的真实。只是艺术家没有想到它会被当作一个真正的舞台搬进剧场里。
  “我明显能感知到舞蹈、音乐从艺术门类的发展史上是先于绘画的。我本身就对各种呈现形式有兴趣,是基于‘观念艺术’上的兴趣。我从绘画这个平面进入艺术,发现艺术是无形的,不同的媒介都可以召唤它的到来。人需要三个世界,一个是眼前的经验世界,一个是语言的世界,最后是超验的世界,后两者是情感与精神的世界。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从感性层面进入精神世界的通路。这三个世界互相支撑,都是真实的。”




  王光乐
  N12艺术家团体的创始成员,该团体打破了具象绘画转向个人表达的传统。他以创作过程为基础获得了评论界的赞誉,艺术家将世界的抽象品质(如时间的流逝)转化为绘画,同时通过抽象和重复提及媒介的物质性和绘画行为。



对话王光乐:


  Q你的作品在《500英里》当中扮演什么角色,你为什么参与到戏剧表演当中来?
  A我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舞台,常规的舞台只有一个平面,这次的舞台有地面和台面两级平面。是陈梓豪选择了我,我猜是梓豪在酝酿他的《500英里》时偶然间看到我的《白盒子》装置作品,这个作品有入口也有出口,从地面上形成弯曲的路径,如果来到台面上,路径又变成沟壑,是这些意象吻合了《500》英里的距离与弥合、路径分叉与选择与相遇的主题。这个特殊的舞台极大地限制了演员们的表演,我看起来就是来给演员们设置障碍的,结果是他们充分发挥了这个限制,自由得如在钢丝上的舞蹈。
  Q《500英里》最打动你的瞬间是哪个瞬间?
  A我把舞者和歌者都当作是情绪起伏的象征,当这个情绪凝结在剧中唯一行使叙事功能的人物形象熊乃槿身上时,她的每一次出场都让我有泪点。
  Q:你是怎样看舞台、舞蹈以及音乐与当代艺术的关联的?
  A当代艺术就是用当代语言表达当代生存感觉的艺术。从这个层面来说,舞台、舞蹈和音乐都应该有当代艺术意识。从这出剧来说,加上戏剧表演,这个剧刚刚好让这四个元素各占四分之一,互为灵魂、皮肉、血液、表达,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成为这个剧的动机,互相转化。恰恰我不是代表当代艺术,而是这四个元素的有机叠加是充满舞蹈剧语言实验的,我们都是陈梓豪作品的元素。
  Q:创作作品中的力量感从何而来?你的力量源泉是怎样的?
  A我的任务是明晰除了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在经验世界之外另有世界其实人人皆知,只是我们总是用这个真实否定那个真实,于我来说力量的源泉正是来自一个精神或情感化的真实世界,我的工作正是让这些不可见的力量变得可见,来改变我们所处的经验世界。

陈梓豪
追问生命的来与去


  《500英里》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当中遇到的不同风景,你会看见爱情,你会看见人生的选择,你会看见孤独,你会看见自我的纠葛和纠结,最终还会看见每一个人与自己的和解。
  就像是艺术家王光乐的“白盒子”,人生就是一场迷宫的游戏,我们在游戏当中兜兜转转,在彷徨,在选择,在告别,又在相逢。
  “我刚刚度过30岁,之前的彷徨、担忧、紧张,我在问我自己该怎样迎接我以后的人生?人生不止500英里,人生是由无数个500英里组成,才有了我们每一段的精彩与每一段属于我们的生命时光。”




  陈梓豪
  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青年舞者、编导。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系,曾任北京现代舞团排练总监。其作品获得第12届美国国际芭蕾舞大赛(USA IBC2023)最佳编导金奖、2014韩国首尔国际舞蹈大赛芭蕾舞青年组金奖、第36届德国汉诺威国际编舞大赛第三名、第16届韩国首尔国际舞蹈大赛现代舞组银奖、第10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组银奖。


对话陈梓豪:


  Q疼痛是可以直接触达的,你是用身体的撞击来表达疼痛吗?
  A身体的撞击来表达疼痛,这只是一种外化的、物理的现象,对我来说,需要你经历过真实的疼痛,经历过那份孤独,你才能够表达出像拳头一样有力量的疼痛。疼痛不是一个简单的撞击,是一个生命面对另外一个真实生命真实的内在碰撞。不仅是撞击,还有无声的呐喊,我觉得这个是生命的疼痛,对,就是我可能已经跳了十分钟的舞蹈了,但是最后,我慢慢地把嘴巴打开,然后发出无声胜有声的一次对于生命的呐喊,我觉得这个疼痛比可能直观的撞击的疼痛会更有力量。
  Q你觉得舞蹈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充分地表达你自己吗?
  A舞蹈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最高级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可以站在生命之上去表达生命,表达宇宙,表达自然万物。在我任何的困惑,对人生对世界有任何不解的时候,舞蹈是自我追问的渠道和通道。
 Q艺术家王光乐的作品是一个白色的盒子,又有一些像是迷宫,艺术家的作品给你带来哪些开启?
  A它特别像是我们脑组织里边那一块一块的区域,它又像一个一个的孤岛。每个人其实都像是一座孤岛,岛与岛之间的那些裂痕和缝隙,其实就是我们情感的思绪。我们需要用温度、用情感去缝合那些缝隙,用光来照耀彼此。
  Q你是怎样看舞台、舞蹈以及音乐的关联的,为什么会找小娟&山谷小强来表达你演出的音乐?
  A音乐是舞蹈的呼吸,我们身体砸在地上的冲撞本身也是一种原始的音乐和声音。小娟&山谷小强的音乐充满希望,充满爱,充满着世间美好的景象。
  他们的音乐放到《500英里》当中的时候,它就像是一个精神存在,就像是一个童话。当你听到他们的歌曲,看到他们人坐在那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生活的美好,这就是生活的希望。
  Q作品中的力量感从何而来?你的力量源泉是怎样的?
  A生活虽然很难,但我相信那一刻的美好,相信光是存在的,我对生活充满好奇,喜欢接受挑战。当我有期待和希望的时候,那个力量感就出来了,那个生命的韧劲儿和强劲儿就有了。



Tips:《500英里》


  500英里,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而是一场关于人生长度与宽度的思考和探索。陈梓豪,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编舞和主演,以其杰作《500英里》为“鼓楼西剧场”的10周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礼物。这部作品不仅创意丰富,制作精良,更以其紧凑的剧情和高潮迭起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
  《500英里》这部作品以“因果链”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因果关系。通过独特的舞台装置、鲜红色的玫瑰、气球和小梯子等道具,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童话般的过去、迷宫般的现在与值得每个人努力探索的未来”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视觉总监与舞美设计王光乐、现场音乐演唱小娟&山谷小强、戏剧演员熊乃槿等诸多同道展开精诚合作的人格魅力,以及完美整合这些不同门类艺术的综合力量,让这部戏深入人心。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演员熊乃槿与陈梓豪、高旭澎、田凯、肖淇心、周芯羽这些优秀青年舞者的表演组合。他们在独舞、双人舞、集体舞中的真情投入和熊乃槿情绪饱满的演绎,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感染力。他们能够根据整部作品的感情、节奏和构图设计,精准地把握每一个动作,展现出时而热烈奔放、时而沉静内敛的美妙瞬间,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