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康荦 文 王雅静 图片与资料提供 北京时代美术馆 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编 孙琳
辽阔的地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里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提到新疆,除了“异域”二字还会联想起什么呢?
在“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北京时代美术馆团队历时多次深入新疆,行程超过7000公里,将采风所见和艺术家作品凝结为“云中·看见”(新疆·北疆篇)《域·绘·场:路与文化的相遇》当代艺术展,于2023年12月13日正式开展。
展览汇聚11位艺术家,特邀策展人陈抱阳、时代美术馆创办人及馆长赵燕,以及蜀绣非遗传承人刁娟特为本次展览分别创作了定制作品,还有2位新疆本土艺术家马勇、沙克玛·热夏提,6位关注新疆的艺术家戴丹丹、蒋睿莹、刘雨佳、李勇政、邱宇、塔可,带来16组近60件多媒介艺术作品,用当代艺术的形式与传统民族文化对话,以艺术与科技的合力打造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多维体验,表达他们对文化融汇和艺术跨界的独特见解与创作力。
同样是2023年岁末,讲述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再现共和国建设传奇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新书首发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曾经消失在历史中的可可托海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可可托海人怎样创造了建设奇迹?这些是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本书作者丰收在书中尝试回答的。作品将一个历史深处的可可托海,从共和国建设史中打捞出来,再现了可可托海人为新中国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北京时代美术馆《域·绘·场:路与文化的相遇》当代艺术展展览作品:邱宇《融流》
《域·绘·场:路与文化的相遇》当代艺术展丝路贯穿文化融汇
十三年“云中”传承的足迹历历在目,北京时代美术馆初心不移地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挖掘和保护散落在中国大地即将消逝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不断焕新的创造力,以及在现代语境下的全新发展之路,以自身的坚守传递文化复兴的信心和希望,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公益事业中。这是一场路与文化的相遇,用当代艺术的形式激活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焕发生机。在观展过程中体会文化共生、互融互鉴,增进观众情感共通的“血脉”认同,鼓励年轻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大地为纸,脚步为笔,北京时代美术馆深入新疆参观了新疆博物馆、新疆美术馆、哈密博物馆、哈密美术馆等机构,并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充分调研了新疆的科技、人文、艺术、风俗知识,将文化交织的“场域”呈现给观众。扎实的采风调研和文献梳理基础让本次展览在学术性与艺术性上都可圈可点。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核心腹地,在古代长久以来被称为“西域”,“域”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描述国土的“疆域”、形容眼界的“领域”、在艺术语境中的“场域”。而人类开辟道路是为了抵达,当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空间领地的时候,路也随之延伸。一条条道路绘制出山河地理中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路的经纬交织将不同这一次策展灵感从丝路历史出发,从新疆典型的手工艺编织技术中提取文化符号,展现文化交织的“共域”之态。参展作品围绕着新疆主题,有的作品以地理景观、历史文献、考古文物为切入点,有的作品充分运用新疆工艺技术进行再创作,有的作品以色彩、造型和材质与观众互动,形成心灵感知艺术的场域,有的作品记录在新疆的人、事、物,创造出史诗般的个人美学风格……丝路漫漫悠长、历史兴衰更迭,观众将在此路上感知文化交融,并深刻理解自身的文化和精神归属。
展览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在“感知域”中带领观众感受西域的山河地理风貌人情,“融绘域”探讨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以及丝路上和谐共生的人文域景,“宇场域”作为前两个单元的延伸,将目光投向未来,以艺术为经,科技为纬,共同绘制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三件定制作品无不蕴含着科学与艺术交织的精神。艺术家们以开放的宇宙观畅想艺术的未来,尝试探讨在科技变革突飞猛进的当下,跨界革新带来的全新互动体验。
陈抱阳的作品《机缘》,由人工智能控制的机械臂、一系列光学结构以及由算法驱动的荧幕和投影构成,为观众呈现了远方世界和文明的视觉故事。艺术家想要表达,在今天技术不仅是创作的工具,更是塑造我们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关键因素。在这里,文化、历史与技术不断交织、碰撞,光影痕迹如同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不同的域,是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参展作品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哲学思考,如李勇政运用新疆地毯和蜡制作的《来自丁尔的家——山峰》,其中的“蜡”作为一种细腻温暖的材质凝结了李勇政与丁尔、与陌生人,甚至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联接,同时亦象征各民族友好交往、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描绘出多彩的人文景观。艺术家的另一件参展作品《有盐2》中使用的喜马拉雅之盐也有着一种“温热感”,将不同个体的记忆在作品所形成的场域中相互交融、共同生长,创造出新的人文体验。
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
图书资料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12月20日,讲述可可托海有色及稀有金属开发历程、再现共和国建设传奇的长篇报告文学《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新书首发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这部作品将一个历史深处的可可托海,从共和国建设史中打捞出来,再现了可可托海人为新中国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可可托海的地理位置,使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不发达,可可托海的所有建设,几乎都以人力为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大量锂、铍、钽、铌等稀有金属从可可托海采掘,冶炼提纯后成为中国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原料,有力支持了共和国刚刚兴起的工业与科技的进步。
曾经消失在历史中的可可托海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可可托海人怎样创造了建设奇迹?这些是国家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本书作者丰收在《太阳是一颗种子:寻找遗失的可可托海》中尝试回答的。
作者:丰收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书摘:
引子·永远的大坑子
几乎就在太阳爬过山脊的那个点上,阿依达尔汗·恰勒哈尔拜老人已经从额尔齐斯河北岸的住宅小区走过老木桥,来到河南岸的三号矿脉。
太阳露出一线嫩红,急不可待地给矿坑阳面涂抹了一层辉煌的金色。山里人家喜欢暖洋洋的金色。
可可托海,一处不大的山间盆地,一慢坡北低南高。走过老木桥,坡陡了。早先,谁也不当个啥嘛,一蹦子也就上来了。这些年,腿一年比一年沉了。
晨光里,三号矿脉草帽状的矿坑层次分明,明暗映和。坑底一泓碧水,海蓝宝石样泛着晶莹。阿依达尔汗老人刚来那阵儿,这里还是一座笔直耸立的山嘛!苏联人在的时候打竖井,井下坑道采挖矿石。后来苏联人走了,我们“大揭盖”,开始露天开掘矿石。
......
半个世纪前。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罗布泊荒原上空闪过一道雷电难比的亮光,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大的火球幻化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8时20分,罗布泊荒原上空再次腾空而起一朵更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这天,“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原子弹”“氢弹”“两弹一星”……无论媒体还是其他渠道,字里行间,言谈话语,但凡有这些个字眼闪烁,可可托海人立马全神贯注地看、听,就好像听人说自家的喜事,自豪、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子弹、氢弹、卫星……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国防工业离不开可可托海的铍、锂、钽、铌、铯、铷。在国家特殊时期,可可托海人精忠报国,为中国国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留下了融入血脉和魂魄的铭记。
“只要可可托海待过,大坑子谁也要来呢!那个清华大学最早来到矿上的张广华,前年去世了,他老婆子送他回可可托海,大坑子边上哭得扯心呢。他老家不回,最后可可托海回来呢。还有,宁重华的大丫头,从江西远远来了,可可托海下车就大坑子来,抱上白白的菊花,下到大坑子最边边上,面对大坑子跪下,给她的爸爸悄悄说话呢。丫头泪一直流呢,我们泪也流呢。丫头的爸爸宁重华,大坑子立了大功的人。
“这几年,可可托海来的人多了,冬天滑雪嘛,夏天看风景……”
得天地厚爱,今天的可可托海已是5A级景区,有罕见的国家地质公园,有可以举办国际滑雪比赛的高山滑雪场。一曲咏唱牧羊人和养蜂女凄美爱情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更是让可可托海的日月星辰亮相社会大舞台。
阿依达尔汗·恰勒哈尔拜还是天天来大坑子,“也就是散个步,看上一眼。就跟过了一辈子的老婆子、处了一辈子的老哥们儿一样嘛,看上一眼,心里踏实了;待上一阵儿,心安了,睡好了。
“一辈子了,谁肚子里没有几句话呢。“我们的大坑子,装下太多的宝石,也太多的故事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