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建筑师青山周平 年轻人才是社会主角
建筑师青山周平 年轻人才是社会主角
时间:2024-03-28 15:31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资料提供 受访者 美编 聂琳




  近期,建筑师青山周平作为特邀嘉宾在“2024日中友好成人礼”上作致辞。每年,在日本大使馆举办的成人礼不仅为在北京迎接“成年”这一重要人生节点的日中学生进行庆祝,同时也希望能够成为促进中日两国学生交流的重要一步。作为一位在中国生活近20年的日本建筑师,他对当下中国的建筑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加希望通过设计来解决普通人的居住问题。在仪式结束后,我们与青山周平聊起了他的成人礼,以及他对未来建筑的畅想。



 Tips:青山周平
  建筑师,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5年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他就来到了中国,2015年青山周平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节目被中国观众熟知。近几年他主要关注的不仅是建筑设计,更关注人和自然环境、文化、生活这几个最基本的事情的关系。




时代给了年轻人好的机会


  Q:参加本次“2024日中友好成人礼”,你的感受如何?
  A:这次被邀请参加“2024日中友好成人礼”让我感到很惊喜,因为之前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而且,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很有价值,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非常期待能够获得一些前辈的建议,了解一些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次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现在的年轻人进行交流是非常好的。我今天所分享的内容,其实更多的是想对20岁的自己说的话,而不是作为一个40多岁的人想要告诫他们的那种感觉。希望我的简短的讲话能够给他们一些启发。
  Q:当年在你的成人礼现场是怎样的情景?
  A:我记得挺深刻的。当时的我已经离开了故乡两年左右的时间,去外面读书学习。当我再次回到家乡参加成年礼时,这个感觉很特别。因为我独自在外,当时的典礼上有很多的高中同学实际上那时候已经成为了陌生面孔,但那个时刻仍旧是很有纪念性意义的时刻。
 Q:你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你所接触到的20岁左右的中国年轻人,他们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A是的,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在学校讲课,所以也接触了不少的中国年轻人。我觉得,中国年轻人特别活跃,非常自信,而且兴趣十分广泛。因为这几年中国社会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大家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当中,年轻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角,他们在社会当中非常活跃。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时代给年轻人很好的一个机会。
 Q你在现场为大家分享了一个成人礼的小建议——“不要用头脑想太多,试着活动手和身体”,怎么样去理解这句话?
  A这条建议还是跟社会发展相关的,因为目前很多新技术越来越超越人的理性或是人类社会。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我觉得,我们的感性部分可能在未来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的逻辑性思维是有可能被机器替代的。所以,那种有温度与质感,可以用身体感受的空间才是未来空间的关键。

“这些变形的木头,像人一样有个性”


 Q你目前能够深刻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A比如说,现在很多事情是可以不用在建筑空间内完成的。像上课、工作、购物、社交,过去这些行为都是在建筑里面完成的,现在更趋向于虚拟化。所以,我觉得需要重新定义建筑的功能性。未来的建筑不一定要解决能够信息化的那部分功能和行为,而是需要承担情感的部分,可能是对空间的一些身体的感受。
  Q近期有哪些设计方案遵从了这个设计理念?
  A前段时间,我们在杭州做了一个小型的室内空间设计。那个空间使用了很多老木头,每一块木头都不是标准化的切割,它们的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都有时间的痕迹,这些木头存在很多变形,但这些变形的木头,像人一样有个性。当我们身处于这样的空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然生长的力量。其实,这个空间没有太多的功能性,但它有温度和质感,用手摸的这些有记忆的、有味道的木头,有一种活着的感觉。这个就是我们可以用身体感受的一种体验。这是没有办法被手机的视频或者图片来替代的。
  Q你在北京居住期间,最喜欢去哪里逛寻找一些设计灵感呢?
  A我还是喜欢去逛胡同里面,胡同中生活的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城市空间。我们每次去逛的时候,都会看到他们的创意。比如说,他们自己创造晾衣服的地方,会在房子外面养鸟、养鱼。这跟我们工作的空间很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国贸工作,像这样的城市空间,其实我们是使用者,不是创造者。普通的城市空间不是传统的老街区,它对我来说,是一种未来的城市空间。我们未来的城市应该是生活者参与其中的。我没有把胡同作为一个传统的老街区,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未来的空间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