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正式开幕 无尽与刹那 相遇与意外
“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正式开幕 无尽与刹那 相遇与意外
时间:2024-03-28 16:35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资料提供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美编 聂琳




  近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国际著名艺术家杉本博司中国首个重要机构个展——“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作为这位世界级艺术家50年艺术生涯于中国的全景式展现,展览汇集杉本博司跨越摄影、装置和雕塑多领域的作品。杉本博司表示:“此次是我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的美术馆中展出,最高兴之处莫过于能让我的作品和我不曾想象过的观众相遇。意外本身,才是最能够鼓舞我的事。”




  Tips:“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24年3月23日至6月23日呈现“杉本博司:无尽的刹那”,以11个系列,127件作品全景式展现这位国际著名艺术家50年的创作生涯。展览汇集了艺术家最早期的创作及享誉国际的“海景”“剧场”“放电场”“肖像”等系列,还有最新完成且首次公开亮相的暗室书法作品,聚焦呈现杉本博司对时间和记忆的既定理解所进行的富有哲理而又充满趣味的探索,以及摄影作为纪实而又虚构的媒介的多义性。

当下、过往与未来


  在走进杉本博司的展览之前,不妨先来细细品味标题“无尽的刹那”。
  “无尽”与“刹那”作为含义相对的词汇,在时间横轴上分别代指两种极端,二者通常不会并用描述同一事物,但在杉本博司的作品中,原本矛盾的两极却得以巧妙地融合;其次,作为描述时间的词语,“无尽”与“刹那”也是杉本博司所使用的摄影技术,如长曝光对时间“无尽”的压缩与相机定格的“刹那”瞬间;最后,“刹那”作为梵文音译词,也可以指代杉本博司对历史中的文化流动性与东亚佛教文化的一贯关注。
  首先,走进展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放电场”系列成为开篇之作。在此系列作品中,杉本博司实验性地在不使用相机的情况下,用胶片直接捕捉电流能量瞬间的释放,犹如宇宙大爆炸重现的作品既是杉本博司对摄影技术不断实验的体现,更为摄影的发展拓展了新的可能性。另一侧及大展厅内的“光学”系列,则是杉本博司50年间创作的唯一彩色系列作品。他用自己改良的三棱镜分解阳光,折射后再反射至墙上,然后用老式宝丽来相机进行拍摄。经过近十年的实验,最终呈现出的大尺幅图像令人迷失在微妙的色彩渐变之中。通过对人眼不可见色彩变化的记录,“光学”系列模糊了摄影与绘画的边界,更丰富了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步入大展厅,最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历经40余年拍摄的“剧院”系列。“剧院”系列始于1976年,杉本博司根据胶片电影的放映长度设定曝光时间,将整部电影的上万帧压缩为一张静止的图像,长曝光下闪耀的屏幕凸显了观影这一集体仪式精神特质的同时,也唤醒了观者对屏幕背后所承载时间的记忆。
  此后,杉本博司继续在影院和剧院环境深入探索长曝光的创作方法:“汽车影院”系列捕捉到室外屏幕后飞机和星星的轨迹;“歌剧院”系列见证了历经岁月洗礼的欧洲剧院的宏伟与不朽;“废弃剧场”则揭示了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老式电影院在时间流逝中慢慢被荒弃的过程。此外,艺术家还特别选用铅作为“歌剧院”和“废弃剧场”系列照片的框架材质。对艺术家来说,铅的氧化过程正反映了照片本身所描绘的时间流逝。
  展览中的“海景”系列呈现了杉本博司过去40多年在世界各地拍摄的海景,作品中并无人类的痕迹,只有均分画面的大海与天空,犹如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照片浓缩了杉本博司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意识起源的叩问。
  而在“肖像”系列中,杉本博司通过拍摄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模型,展现了500年间如拿破仑、莎士比亚和伦勃朗等众多历史人物。杉本博司将蜡像作为他的创作对象,犹如“重生”的历史人物所引发的时空错位感,令观者对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感到困惑和不解,对此艺术家提议:“如果你觉得这张照片栩栩如生,那么你应该重新审视当下活着的意义。”
  “建筑”“观念之形”和“数理模型”系列则揭示了杉本博司对建筑、数学和雕塑等其他领域的广泛涉猎。最后的“佛之海”系列拍摄了位于日本京都三十三间堂中1001尊雕刻于13世纪的千手观音像。时间本是无法捕捉、难以把握的一种抽象概念,但当观众与观音图像、五轮塔与古寺建筑材料在此空间内相遇,却可以直观感受到杉本博司将时间具化为可感知模型的艺术实践对宇宙、人类的历史与信仰等宏大主题的思考。
  此外,本次展览还包括杉本博司最新创作的《笔触印象,心经》,这也是此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亮相。《笔触印象,心经》共计包含262个汉字,是杉本博司于暗室中,用毛笔蘸取显影液或定影液,在废弃相纸上书写的佛教最著名的经文之一——《般若心经》。作为东亚佛教文化中的经典,《般若心经》成书于印度,翻译于中国,流传至日本,延续至今成为全世界的精神财富。与“放电场”系列一样,杉本博司在创作此件作品时并没有使用相机,而是以废弃的相纸为媒介探索了新的摄影创作方式,同时观众也将从中感知到佛教经典背后所蕴含的时间与文化的聚散流转。
  不难发现,对时间的思考始终贯穿于杉本博司的创作之中——艺术家将其对当下、过往与未来的全部思索都凝聚在设定好的曝光时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