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专访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李捷 择一事,穷尽办法将其做好
专访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李捷 择一事,穷尽办法将其做好
时间:2024-03-14 17:22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曹宇 文 曹宇 摄影 解飞 美编 崔洪洋




  对李捷的采访安排在周六上午,由于是休息日,办公大厦显得安静甚至冷清,如此环境他却十分享受:“一般的周末都会在单位呆上半天,正好沉下心思撰写报告或是批办公文。”李捷背后的书架引人注目,书目林林总总,既有子曰诗云的历史典籍,也有郎咸平、吴晓波等大家之言。当然,最多的还是房地产相关著作——这是他的“老本行”。
  说起“老”,今年是李捷入行的第30年。自1994年大学毕业,学以致用投身房地产领域,他先后在征地拆迁、工程现场管理、规划设计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一线岗位工作,实战经验丰富。如今,李捷任职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同时也是高级工程师、全国房地产经纪人。2012年,因工作表现突出,李捷获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谈及日常工作要务,李捷向本刊记者强调:“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开股份既要坚持以市场化经营为核心,也要担负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作为从业个人,既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也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从“住上房”到“住好房”
房地产老将眼中的首都之变


  一部首开史,半个北京城——这句话说来并不夸张。一个时代的启幕,城市向上的演绎,当城市发展脉络指向新里程,开拓与迭新成为必然走向。李捷,正是大时代的亲历者与建设者。
 8岁之前住筒子楼,小学时代靠父母单位福利分房住上单元楼两居室,再之后两居调三居……安居之下,日子才能美妙如歌——亲历者+建设者的双重身份,让李捷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1976年唐山地震后,北京私搭乱建成风,一时涌现出无数违建。首先这些房屋安全不达标,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想象;其次院子道路狭窄,进出自行车都费劲。即便是我住的所谓筒子楼,卫生间和厨房属全层住户共用,根本没有舒适感可言。”从筒子楼搬到单元楼,李捷最大的感慨是“家里终于有了卫生间和厨房,那可是满满的幸福”。
  时代变迁,人情世故始终如一,当代年轻人的幸福感多少也是与住房紧密链接在一起的!在90后甚至00后扎堆的热门论坛,类似发言时常可见:“虽然房子不大,但是各种家具添置后,漂泊感就会减少很多,觉得在这个城市有了根。”
  无论是80年代让李捷幸福感爆棚的单元楼,抑或是90后初次购房那抚慰漂泊心情的小独居,说到底都是优秀“产品”为人生带来的改变。在这条时间线内,同时隐藏着另一条从“住上房”到“住好房”的美妙脉络。李捷的搬家“连续剧”尚未结束。1997年,福利分房时代画上句号,老百姓改善住房的途径自此简单又平等,过了几年,他搬进了人生第一套商品房。作家叶永烈曾经说:过去“住房靠国家,分房按级别”,现在“住房靠自己,买房按价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可以说是体现出一种平等的观念”。人生第  一套商品房给李捷带来的触动同样剧烈:“商品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户型面积依据自身条件决定,应用配套设施完备,小区环境更是福利房小区无法比拟。”
  “住上房”到“住好房”,关键在老百姓有了选择权,购房在大家心中衍化成某种消费行为,如同平时去商店货比三家愉快买单一样。
  “住好房,就是我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责人一直强调的‘更好的产品’。房改这二十几年来本质基本没什么改变。首先是对地段的认可,以及和个人生活场域关联的程度,再有就是户型、环境配套,尤其是开发商品质保障等。”李捷对记者说。
  正是在“住上房”到“住好房”这个划时代阶段,他的工作繁重且出色:2001年,年仅30岁的李捷被破格提拔,主管着百万平米大盘(如回龙观、莲花小区、东花市、幸福村等)的销售工作,销售份额始终在北京名列前茅;2006年,李捷调任首开集团“置地事业部”任运营总监,负责管理全集团的土地一级开发业务;2012年,李捷带领首开仁信公司,开发建设“熙悦”系列项目。
  话说回来,学生时代把家中“独立厨房、独立卫生间”视为莫大幸福的人,应该最能体会购房族的细微梦想吧?让我们用“熙悦”系列讲两个故事。

“爆款”产品诞生的背后
年轻人的小目标与窘境,李捷懂


  当漂泊已久的青年有了足够的积蓄,开始考虑置业这样的人生大事,他们就会变得挑剔:既要够便利,享受城市价值;也要有品,满足个人精神追求。他们把未来的住所当成在这个城市的价值坐标,践行个性的价值观念,并展开对诗和远方的想象。
  这些年轻人的精神现状,李捷懂。“这得益于之前开发回龙观的经验,我当时遇到许多新北京人,他们富有活力又积蓄有限,但对居住的要求一点不马虎,既要控制总价,又要功能完善。熙悦山项目的设计师最初不太理解这种心态,可能是缺乏市场感受吧”。
  这是在2010年,李捷对熙悦山项目设计师提出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00平米内,设计出三室二厅两卫户型。这个大胆设想的优势显而易见——且不说双卫两厅具备充足的社交便利性,单纯是“拿捏生活腔调”,已然正中年轻人下怀。
  几稿下来,效果都不理想,经过不断沟通与碰撞,李捷以飞机卫生间举例,并将两卫功能做了细分,客卫满足基本如厕洗涤需求,不求全不求大,精致但不局促。最终结局很舒畅,年轻的业主们终于在100平米空间内享受到平层大宅的舒适便利,空间利用率高意味着总价控制到位,不出意外,这款三室二厅两卫户型成为销售“爆款”。
  “你认为设计师一定能把三室二厅两卫装进100平米吗?”记者好奇。
  “我没觉得一定能做出来,但这是信念,轻易说‘做不了’是因为没努力,没有穷尽一切的手段解决问题。”李捷回答。
  他的“执拗”不止一次在熙悦山项目中显现。其时,二期某栋楼位置不太理想,距城铁近,李捷分析这栋楼的购买者应当以“买房上车族”为主,预算有限。位置不佳、预算有限,能够吸引购房者的关键就在户型和舒适度上。这次设计师收到的指令是在70平米内装下二室一厅。当然,设计过程很煎熬,销售结局很舒畅,年轻
  的业主们用较少的钱住上两室一厅。要知道,70平米主流户型多是一室一厅,这款产品甫一上市,再成“爆款”。
  追求产品卓越品质,提升购房者居住体验——这是李捷在采访中反复强调的,实现的道路既繁且简:“购房者的核心追求就是性价比,用最合理的支出购买最优秀的产品。”李捷说。

普通但也“伟大”
不变地坚持一个目标做下去


  一件衣服,一份食物,生命周期极为短暂,但一栋建成的房子,却可以几十年甚至历经百年而存在,延续下去,不断体现价值。
  从最早参与回龙观开发,到后来主导熙悦系列项目,李捷经历了太多从无到有的蜕变。记得初到长阳“拿地”,如今万家灯火的熙悦山彼时还是乱草丛生的荒地:“杂草一米多高,周边都是在建的工地,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同事都觉得太荒凉。我告诉大家——放心,这里就是10年前的回龙观,而且基础更好。”话锋未冷,房山长阳板块如今早已成为各大开发商眼中的热土。
  有几次,李捷开车经过崭新的小区,看着那里的车水马龙,他会告诉自己的孩子,这片区域由我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从荒草密布到一个个承载梦想的温暖小家。孩子一直认为父亲是成功者,也一直视父亲为榜样。
  “选择钟爱的事业,穷尽一切办法将其做好。以我为例,30年不变地坚持一个目标做下去,无论是否获得所谓荣誉,这都已经是‘伟大’的事了。”不难看出,李捷个人所坚守的信念与担当,与企业所遵循的发展原则形成和谐的“同频共振”。初心如磐,为城筑梦。自初创起,面对外在市场波动和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首开股份始终铭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身份,坚守首都气度、国企担当,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时代要求,知难而进、勇于拼搏。
  对坚定的买房族来说,房子承载了太多,它不仅是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庇护所,更是心灵的寄托;对李捷这样的从业者,好房子就是好产品——为企业带来效益,令顾客心满意足。近期,随着国家政策陆续出台,买房局势逐渐明朗,公众重又聚焦各个区域的新楼旧盘,等待遇见自己“命中那套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李捷和他的首开股份想必是不会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