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技术哲学学者王小伟 回答生命中的真问题
技术哲学学者王小伟 回答生命中的真问题
时间:2024-02-22 17:22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王雅静 文 王雅静 摄影 李英武 部分资料提供 中信出版社 美编 聂琳




  时值寒假,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中略显空荡。即使在假期,王小伟的日程依旧满满当当。近期,通过读者见面会以及相关的对谈会,他一直在分享新书《日常的深处》。这位专业为技术哲学方向的老师用带有生活质感的思考,沿着大时代下的日常脉络,开启带有强烈个人视角风格的微观生活史。他当然有着自己十分清晰的哲学观,正如他自己表述的那样:“哲学,它要不就去找世界的根本结构,要不就去回应每个人生命中非常具体的真问题。”在这本书中,显然,王小伟用后者给出了答案。

在日常里保持呼吸


  与王小伟的聊天十分愉快,这位哲学学者有着独特的语言节奏和视角,正如初读《日常的深处》时的感受,他用自己的文风清晰表述着自我的观察与思考,同时又能够让读者产生巨大的共鸣,唤醒已经消失在时间灰烬中的生活片段。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物品,例如电视、手机,还有住房和服饰,或是饮食。当我们已经习惯于被物品包围的时候,要警惕是否丧失了思考物品自身的视角?在书中,王小伟的这种看似私人化的分享却格外具有生命力,带领着读者重新对日常物品和生活方式进行思辨。为何选择以物作为观察切口呢?在王小伟的阅读海洋中,从物品角度来刻画生活的尝试并不算少。海德格尔笔下的锤子,伯格曼描写过的壁炉,鲍曼口中的快餐,还有伊德讨论的电视……众多哲学大师都在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去观察历史,王小伟也一直在琢磨用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去帮助自己梳理内心。此时,法国哲学家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导论》给了他不少启发。“这本书中的观点很有意思。书里面描述:一个行为的发生,不应该仅仅把人当作主体,而是应该把人和物放在一个对称的地位上,去观察行为是怎么通过人和物等一系列参与者的互动形成的。但遗憾的是,‘物品’似乎从来没能在一出戏、一个故事里成为一个核心。它总是隐没在背景里,所以,我打算写一本以物品为主角的小书。”
  王小伟的专业研究领域与写书这件事情并不冲突。就像他所说:“相比科学哲学问题、科技伦理,技术哲学问题其实和大家挺相关的。”王小伟的书并不是讳莫如深的,而是让哲学走出象牙塔,又融合了海德格尔、阿伦特等哲学大咖的思考,一来一回,编制有意义的叙事。
  在王小伟的研究领域中,关注的是技术的本质、性质,以及技术的发展规律,这恰好为他思考日常与技术、人与物的关系提供了自己的视角。“随着科技的日常化,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们似乎很难察觉到这个现象。所以,我们要习得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例如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一些具体风险是什么?它会不会有意识呢?如果它有意识,那人的价值在哪儿呢?人和机器相比它为什么有尊严呢?”随后,他补充说,“面对人跟机器比,人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其实有很多理由。比方说人脆弱,有缺陷,这反而很‘高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缺陷和脆弱性,这就足够让人生充满意义了。”
  当我们都在讨论人生意义、工作价值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最日常的温馨。正如王小伟所说:“抛弃‘日常’会让人极其痛苦,我们需要在日常里保持呼吸。”
  与王小伟的聊天处处充满惊喜,他总会沿着既定路线回答问题,但又会突然站在另一个视角去反思之前的答案。在我看来,这是一位学者的专业素养,已经贯穿于他的思考日常。日常,即一呼一吸间,往往隐藏着关于生命真理的答案。

对话王小伟:
旧物可以新用,
枯木可以逢春


  Q:在本书最后部分,提及了“断舍离”这一概念,其实这个词汇已经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这能映射怎样的现象呢?
  A:这个概念的确流行了很长时间,因为当我们拥有太多的时候,房子就变得太小,所以需要一些取舍。“断舍离”看起来是一个相当纯粹的解决方案。任性地使用将人和物的本真的关系割断了,我们和物不再交流,只能利用。而我们之所以会囤东西,恰恰说明我们不重视东西。因为东西什么也不是,所以可以随意添置,也能随意丢弃,导致海量物品涌入生活世界。而当东西太多,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压抑。
  我认为,“断舍离”不大能帮助我们真正摆脱物品带来的困扰。在这个时代,要建立与物的妥当关系,势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对物的理解和熟悉,这有赖于发生一场生活方式的大变革。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适当的接物方式,或许一旦重视物的介入,我们反而不会随意让大量的物涌入人生,就像一个重视爱情的人,其伴侣数量通常也十分有限一样。
  Q:谈及当下的技术,Chat GPT以及AI技术是离不开的,你会如何看待技术威胁到人类未来的声音?
  A: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使用ChatGPT解决了很多问题,而我很多学生也已经在用Chat GPT。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平庸的工作,平常人就可以做的工作,注定会被技术取代的。那如何才能让人类的创造更有意义?我觉得,要保证你创作的东西是Chat GPT无法做到的,具有创造性的东西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替代的。
  Q:目前,你在学校担任教学任务,在年轻一代身上有怎样的新发现?
  A:我特别享受上课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都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我们会根据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大家各抒己见,很多年轻人的想法令我很惊喜。在课堂之外,我感觉,他们更注重自己的生活,会用心维护自己的世界。
  Q:最近有怎样最新的关注点可以分享?
  A:最近,我发现自己更容易理解父母那一辈的很多行为。例如,我之前十分不理解父母喜欢囤东西的这个习惯。慢慢地,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有的老人有囤积癖。老一辈人用到的物的生命周期都是短暂的,他们特别爱惜物品。大家肯定也会听老人们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对老人们来说,旧物能不能在未来用得上这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每个人在生命意义上都是一位老人,我们真正持有的只有“过去”,当你注意到自己的“当下”时,其实它就已经成了过去。有时候我想,每一次当母亲掏出一个藏好的塑料袋去买菜时,都是一次心灵的治愈活动,它确凿地说明:旧物可以新用,枯木可以逢春。



  王小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科技哲学教研室副教授、杰出青年学者,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科技史与科学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一直从事科技伦理、技术哲学研究工作。近著有《技术意向性与现代技术治理》(2023),近编有Harmonious Technology:A Confucian Ethics ofTechnology(2021,与Pak-Hang Wong合编)。在中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这些工作试图超越技术工具论视角,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资源,为理解技术的本质提供新颖思路。其基本观点是,技术并不是中立的工具,任由人取舍、摆弄,技术具有意向性,能够诱导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