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图片及资料提供 颂艺术中心 美编 崔洪洋
1月13日,由颂艺术中心主办,朱朱担任策展人,艺术家谭卓的首次个人艺术项目展“不现时”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颂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展期持续至2月24日。
展览集中呈现了谭卓近年来创作的最新系列,这些作品以“未来的过去时”和“数字人”为意念线索,辅以多媒介艺术创作形式,展现出谭卓对于主体身份、技术生命与时间性的深入思考,和艺术实践成果。同时,作为演员的谭卓也将个人生命经验与艺术实践有力地融合,最终呈现出这一风格别致、融汇多元材料形式、充满无限想象性活力的展览,为观者带来这一未来与过去、个人与集体、技术与生命进行共生演绎的美学盛宴。
展览名为“不现时”,意指超出时间原本的意义范畴,谭卓希望带领大家以未来的姿态和视角来看待过去,寻求一种未来的过去时。当人伫立在未来与过去之间时,人才足以感知到当下生命存在的力量和强度,人才得以以一种更为超越的姿态来面对当下,感悟真实。近几年谭卓将更多的尝试和思考放在艺术领域,这源于她童年时期就萌发出的对艺术的激情及创作欲,更在于艺术家对现实的体验、感知与行动。谭卓表示:“艺术对于人类的心灵非常重要,我愿意进行多种尝试。从影像装置作品《启示录》中我自己形象的化身,到《不现时》展览,我的多数作品没有具体脸部特征,我希望它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无相或者众生相。它不仅是我,它也是这个世上每一个你们,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挫折重压,我们选择积极地活着。”
1.2.3.4.谭卓首次个人艺术项目展“不现时”展览现场
厉蔚阁亚洲呈献当代肖像主题群展
红男绿女
编辑 康荦 文康荦 图片及资料提供 厉蔚阁亚洲 美编 崔洪洋
厉蔚阁亚洲欣然呈献当代肖像主题群展“红男绿女”(Portraits Go Pop!),展览于2024年1月18日揭幕,展期至3月8日,探索当代肖像与波普艺术之间的跨越时代的微妙共振。
波普艺术常被视为“物的艺术”。从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的《啤酒罐》(Beer Cans)、《旗帜》(Flags),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金宝汤罐头》(Soup Cans)、《布里洛肥皂盒》(Brillo Boxes)、《可口可乐瓶》(Coke Bottles),乃至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卡通、克莱斯·欧登柏格(Claes Oldenburg)的软雕塑,以及伟恩·第伯(Wayne Thiebaud)的蛋糕与热狗,波普艺术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自形形色色的消费世界中取材,描绘现代人类经验。尽管看似痴迷于消费品、商标及符号,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门肖像的艺术:波普艺术的一大特别之处,就是把人当作物件来描绘,而物反被赋予人的形态。
波普艺术在现代化、媒体占据话语权,以及大规模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出了一套视觉语言,探索公共及私人生活互相介入的复杂状态。厉蔚阁亚洲此次呈献的主题群展“红男绿女”汇集多位艺术家作品,印证这一探索在“自我”与“身份”语意模糊的当下仍然适用。波普艺术肖像画的技法至今仍为众多21世纪的艺术家所沿用,揭露虚拟与现实之间日益模糊的界限,以及个体在恒久互联、即时获取且图像过载的大众集体文化中举步维艰的无奈现状。
展览中几乎所有的肖像作品都将主体塑造成了某个人物、身份或角色的类比或投射。尽管展品多数采用传统的画布油画技艺,表达上却不似古典大师般捕捉主体的内心
世界,反而刻意将其内在身份作为开放性的问题抛出。人物形象多取材自虚拟世界,如电影、动漫等流行文化中的虚构元素,却承载着艺术家试图隐藏或表达的情感,唤起观者共鸣。这一表现方式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罗伊·利希滕斯坦在《杰作》(Masterpiece)及《贝拉米先生》(Mr Bellamy)中藉由卡通人物暗传思绪。
1.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朋克一代,2011年作
彩色铅笔纸本42×29.8厘米©奈良美智
2.刘建文
肖像系列:超现实米高,2022年作
丙烯画布76×61厘米©刘建文
3.乔治·康多(George Condo)
无题头像,2018年作
油彩画布213.4×203.2厘米©乔治·康多
4.“红男绿女”(Portraits Go Pop!)展览现场图
厉蔚阁亚洲展期至3月8日图片:艺术家、厉蔚阁
温凌个人项目
早恋Puppy Love
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图片及资料提供 受访者 美编 崔洪洋
2023年12月31日艺术家温凌个人项目“早恋”在蔡锦空间开幕。展览展出的是温凌2000年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踏入社会后创作的第一组作品,为33个动画短片。此次展览也是这组作品创作完成后,时隔23年后的第一次艺术机构公开展出。
展览题目“早恋”,其实是展览中一个作品的名字。这个作品讲述了一对偷偷恋爱的高中生,被老师逮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训斥的故事。这33个动画短片题材基本都类似“早恋”这个作品。主人公穿着北京25中校服,青涩的脸庞,自卑脆弱,对异性充满好奇与渴望,有时会偷偷哭泣,想逃避现实,幻想去到世外桃源。这是一组充满了荷尔蒙气味的作品。
2000年时,刚毕业的温凌来到一家杂志社做美编,工作比较清闲,他利用闲暇时间,每周创作一个10秒以内的Flash动画,放到自己的个人网站54boy.com(现已关闭)上。著名艺术家也是温凌的好友黄宇兴,每周会在动画更新的第一时间上网观看并作点评。另一位艺术家郝亮(网名“绿”)也是因为在网上看到这组动画,和温凌相识,并最终与温凌,Lanlan和Breath共同创办了著名的“绿校”社团。这组作品的创作停止于2001年的一天,这一天温凌被杂志社解雇了。失业的温凌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和社会,逐渐走上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自2009年至今,温凌陆续出版了《54boy》《One Day in My Life》《FMB》等独立出版作品集。
温凌一直希望尽可能广泛地传播自己的创作,让更多的人能进入自己的作品,拒绝当代艺术给普通观众带来的距离感。小到社交平台表情包,大至用数码旗帜包裹建筑物,温凌通过作品散播自己的世界观、性格DNA。他每每在面对流行媒介、网络社区的变迁时,敏感地做出改变。
温凌个人项目“早恋”展览现场
温凌个人项目“早恋”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