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探寻传承之道,致敬家业长青 ——2025中国最佳传承100强榜单预发布
探寻传承之道,致敬家业长青 ——2025中国最佳传承100强榜单预发布
时间:2025-09-09 18:41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9月9日,“2025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100强榜单媒体见面会”在北京通州区运河商务区举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份聚焦家族传承风险管理的专业榜单预发布,同步启动为期50天的榜单公示环节。本榜单由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主导编制并独家发布,慧谷家族等机构作为联合发布单位。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在会上深度解读了榜单编制背景、“法律风控+财富经营 +家族治理”三维评估模型及核心指标体系,为破解家族企业“三代而衰”困境、应对万亿级传承挑战提供新路径。

首创“七力模型”破解传承难题
         此次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100强榜单”,有别于传统财富榜单,核心亮点在于依托德谕泽主导制定的国内首个传承法律风险团体标准(T/CABCSISA0026-2019),在业内率先为“家族传承力”建立科学量化体系。而评估“传承力”的关键标尺,正是德谕泽深耕多年“传承力研究”形成的“七力模型”——包括控制力(股权与控制权稳定性)、经营力(财务健康与业务可持续)、治理力(家族与企业治理成熟度)、风控力(法律合规与风险规避能力)、永续力(长期战略与行业抗周期能力)、胜任力(二代接班或职业经理人团队能力)、凝聚力(家族价值观与文化传承)。

        “榜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传承标杆和借鉴,企业可对照‘七力模型’自我检验,清晰看到在传承各环节的优势与短板,比如控制权是否靠法律工具锁定、二代是否经过系统历练,从而针对性补全传承能力短板。所以,榜单也是在给出可行性的传承地图,让家族企业在万亿传承大考前,按下传承规划的启动键。”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家族传承首席护卫官高鸣飞律师表示。

         从具体评估指标来看,榜单涵盖1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权重设置紧扣传承核心需求:“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稳定性”“财务经营与健康”两大指标各占35%,成为传承“重要前提”——前者决定“谁主导传承”,后者决定“有资源支撑传承”,这两大维度更是应对万亿财富转移、保障企业稳定的关键;同时创新设置“正面加分项”(0-50分)与“负面减分项”(0-20分),家族委员会设立、家训家规、遗嘱制定、二代接班能力、ESG实践与披露、慈善公益等可获加分,实控人法律纠纷、企业监管处罚、负面舆情、家族潜在风险等则被扣分,精准规避传承“雷区”,减少传承过程中的风险损耗。
         值得关注的是,榜单特别强调“传承需要提前规划”,而非临时应对。若规划滞后,将导致海量财富在代际转移中流失、企业发展断层。从上榜企业案例来看,多数企业在创始人50岁前就已启动传承布局,有的提前十年培养二代参与企业经营,有的通过家族信托、一致行动协议等工具锁定控制权,有的搭建职业经理人梯队储备管理人才。
        “传承是跨越数十年的系统工程,若等到创始人年迈、企业面临危机才仓促规划,往往错失最佳时机,甚至引发股权争夺、治理混乱等问题,这类问题的破坏力将被无限放大。”高鸣飞律师表示,希望通过榜单中提前规划的成功案例,推动更多企业将传承从“未来事项”转为“当下行动”,避免“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这既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守护财富,也是为国家民营经济稳定应对万亿传承大考筑牢根基。

         针对媒体关于“为什么很多知名企业排名不靠前”的提问,高鸣飞律师表示:“榜单评选的不是‘最有钱的企业’,而是寻找‘最有可能穿越周期、传得久,能平稳应对传承的企业’。”她进一步解释说,部分企业虽规模大、知名度高,但在传承核心维度存在明显短板:有的股权结构分散,未通过法律工具锁定控制权,面临传承时有“控制权旁落”风险;有的家族治理缺失,未制定家族宪章、未设立家族委员会,易因家族矛盾影响企业经营;有的存在实控人法律纠纷、企业监管处罚等负面记录,触发榜单减分项,增加传承的不确定性;还有的未明确传承计划,二代未参与企业管理或职业经理人团队未搭建并完善,传承“接力棒”难以平稳传递。“简单说,财富是‘单项冠军’,而‘最佳传承100强’是‘七项全能’,需在‘七力模型’各维度均有扎实表现,仅靠规模与知名度无法跻身前列,更难以应对万亿级的传承挑战。”
传承需要提前主动、系统规划
        当前,中国企业正处在代际交接班的关键节点,且未来十到三十年,中国将迎来规模达20万亿-79万亿的传承大考——这一量级背后,是海量家族财富的代际转移、无数企业控制权的平稳交接,更关乎民营经济发展的延续性。
         然而,现实中的传承难题与生存挑战不容忽视:《财富》杂志统计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平均寿命也仅7-8年,每年倒闭企业约100万家;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企业传承同样艰难——美国每年倒闭企业约10万家,仅2%的企业能跨越50年门槛。麦肯锡调查更揭示,全球家族企业能传至第二代的仅30%,传至第三代的13%,传至第四代、第五代的低至5%。
          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核心支柱,其传承可持续直接关系到经济稳增长。据普华永道《2021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中国报告》,中国民营企业对国家GDP贡献率超60%,其中85%属于家族企业。但现实中,多数家族企业存在“重财富积累、轻传承规划”的误区,常等到创始人年迈、二代“不得不接班”时才启动规划,此时股权结构固化、家族矛盾爆发,传承从起步就陷入被动,“一代艰辛致富,二代或可守成,三代传承难继”成为普遍难题,面对20万亿-79万亿的传承量级,若缺乏系统规划,将加剧财富流失与企业经营风险。
         更需重视的是,民企的传承绝不仅仅是某个家族企业交给谁,传承不是家务事,是从人的风险引发到家的风险,会上升到国家和社会的风险,本质上是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复兴前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提前主动、系统规划。民企传承成功与否,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引擎之一——非公经济能否持续轰鸣,亿万就业岗位能否保住,千千万万家庭能否幸福,全球产业链的格局中中国能否占据优势,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以及中国现代化能否实现。民企传承如果不能顺利进行,直接冲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根基,尤其在20万亿-79万亿传承大考背景下,风险传导效应将更显著。今年五月国家颁布了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法律准则,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近年来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与民营经济发展,助力民营企业顺利实现传承,就是为国家排除重大风险隐患,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保驾护航。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万亿考验与现实需求下,“2025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100强榜单”应运而生,更着重传递“呼吁企业‘做久’”的核心理念——相较于追求短期规模扩张与财富增长,榜单更关注企业能否突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通过系统化的传承规划应对万亿级传承挑战,实现长期存续。
         在高鸣飞律师看来,“做久”不是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企业在控制权稳定、家族治理、风险防控等维度形成可持续能力,真正实现“家业长青”,这也是榜单编制的核心初衷之一,更是响应国家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应对万亿传承大考的具体实践。
榜单将进行50天的公示

         作为长期深耕家族传承领域的专业律所,德谕泽自2018年由高鸣飞律师创立以来,始终以“助力民营企业家家业长青,服务千万家庭可持续发展”为使命,这一使命与国家推动民营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高度契合。七年来,德谕泽基于九大类关键风险源,梳理出九大类、246+个传承法律风险源及对应解决方案,构建“十九八七”风险管理体系(即家族传承必须做好的十件事,需要管理的九大类关键风险源,需要避免的八大负面事件清单,以及慎重使用的七大传承工具),拥有覆盖企业家短、中、长期的三大法律服务——“后顾无忧”“日常安心”“家族百年传承ESG战略”;同时,也为企业家客户提供家族私人律师、民事信托托管、人身安全、破产管理、遗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其专业实力获Asian Legal Business年度精品律所、胡润百富年度传承法律风险管理机构等多项荣誉认证,为企业应对万亿传承大考提供专业支撑。
         据悉,“2025中国上市公司最佳传承100强榜单”接下来将进入为期50天的公示期。期内,德谕泽将广泛征集上市企业及家族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结果,并于11月2日正式发布,同步举办家族传承风险管理年会。这份聚焦传承风控的专业榜单,不仅为中国家族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传承路径,更有望为全球华人实现家族永续贡献“中国方案”,助力民营经济在传承大考中平稳过关,实现更长远、更稳健的发展。
        而助力民营企业顺利传承、应对万亿级考验,并非单一机构能够完成,需要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通过颁布民营经济促进法、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等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与传承营造良好环境,为万亿财富转移提供制度保障;企业需摒弃“重积累、轻规划”的观念,主动启动传承布局,提前搭建应对传承挑战的架构;专业机构如德谕泽则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家族传承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规避传承风险、优化家族治理;社会各界则需形成关注家族企业传承的共识,共同为民营经济传承保驾护航。唯有多方协同,才能在未来十到三十年的关键期内,顺利完成20万亿-79万亿的传承大考,最终为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与民族复兴注入持久动力。